第93章、北京一幕 (第2/3页)
睁开眼就是一脑门官司。小皇帝一场大战,黄阁老大手一挥,部分地区提前征粮买粮,现在报应来了。
毕阁老手下有两位中书帮忙,方逢年和邱瑜。方逢年已经确认要高升外任了,但毕阁老不放人,让他再协助自己一段时间,因为邱瑜是个榆木脑袋。
方逢年很郁闷,他又不敢得罪毕阁老。至于毕阁老说的错过了再帮他谋更好的位置,他只能听听笑笑,毕阁老天天和首辅吵架,他怎么谋官?直接找皇上?
邱瑜其实很聪明,不然怎么能考上庶吉士,人家也是翰林下放中书的,是标准储相人才,只不过不擅长算术罢了。你毕阁老不天天给人家加担子,处理那么多事,让人家有时间系统学习下,你再看看。
邱瑜很老实的,他是天启五年的进士,本来天启八年的进士出来后,他也可以升官了的。但是天启八年的进士全被皇帝弄到草原上去了,他也只能在翰林中书打转。
朱慈炅的翰林和中书似乎已经是同一种职位了,天工院那一帮人同时挂两种名头,翰林有需要时就是翰林,中书有需要就是中书。
北京这边也有学有样,翰林院没事做的,统统到中书去,大明没时间给你们学习了,给内阁打下手不香吗?
邱瑜觉得很不香。他苦着脸回到内阁。
“阁老,瑞王不在。刘侍中说他大祭结束就去了拍卖行,瑞王今天要卖一批珠宝,估计今天不回来了。”
毕自严大怒。
“他的私事比国事重要?王八蛋!慧王有印没?”
邱瑜低着头。
“慧王也去了,只有信王在。”
毕自严摆摆手,叹了口气。
“没用。要先有辅政亲王的印,那个王承恩才会加监国印。你下值后去瑞王府找瑞王,今天必须把这事办了。
你先来帮老夫算算这漕船租用天启车船的话多少合算。还有,去工部问问,清江浦十月能拿出多少船。还有,来子由带去南京那批船是太后特批的,返程应该不算钱,你也要计算进去。
陛下也是的,都是他的事,还要收钱,吉庆那管事心忒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