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西宫夜话(下) (第3/3页)
“陛下不可取笑大臣,马士英应该也是忠诚之士。”
朱慈炅连忙点头。“当然,朕又没说他不忠。”
徐光启收敛笑意,看了眼王坤等人。
“宫中有人把陛下南京新城的建设模式透露出去了?”
朱慈炅直接否定。
“不会,只要有心人稍微关注下就会明白,又不是啥了不得的套路,世上的聪明人很多的。你们徐家都能投资染坊,人家苏州人发现房商商机有什么奇怪的?”
徐光启喉头微动,偷眼看向御座稚颜似乎并无愠色,他也就不再自找没趣。
“陛下的意思是准许?”
朱慈炅沉吟。
“朕还没有想好。如果同意,水泥,砂石,木厂,甚至铁厂很多产业都能大力发展。朕担心有两个,他们的财力恐怕还是不足,迟早会把目光投向两大银行。
大明的财富分配是两极分化极其严重的,而一个城市的健康发展需要的是数量不菲的中产,他们才是房商行业的支柱,大明这个中产层级严重不足,南京是特例。
朕担心苏州短期内房商业恐怕没有多大前景,虽然马士英吹嘘苏州不差南京,朕还是对他们有破产的担忧,担心进而影响到两大银行。
第二点就是皇勋公司,朕承诺了将建筑业分给他们的,如果同意苏州,等于食言,公侯后肯定不干,南京已经开工这么久了,朕担心会对这边也有影响。”
徐光启很认真的想了想,右手拇指细点指节,然后论断。
“陛下可以同意。不过要加上条件,让他们先交保证金,朝廷监管。苏州要建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动工了,他们必然还要募集资金,陛下的同意就是他们财力。
至于苏州的房产前景,陛下完全不用担心。苏州人比皇上想的有钱,或许他们根本不需要到银行借钱。况且,老臣估计,他们最想建的是大工坊,自用不会少。
至于陛下说的中产,只要他们开工了,中产自然就有了。这就是个先鸡还是先蛋的问题,苏州人自己会想明白的。
至于公侯,陛下可以直接和他们说啊,陛下又不是他们的奶妈,什么都要帮他们考虑,他们的能量还小了吗?
老臣家乡来信,这帮人霸道得很,有同行在,也可以打击下他们的嚣张气焰,日月商会不也有陛下股份,陛下不可厚此薄彼。
如果他们有意见,陛下不是还要建上海港吗?天下有赚得完的银子吗?”
朱慈炅有点恍然,自己似乎好像确实想得太复杂了。他完全忽略了徐光启为松江发声,要借机推动上海港的小心思。一拍御案。
“徐先生言之有理。”
话音刚落,门口突然传来刘一燝的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