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一首词,名动京城 (第2/3页)
一个,是京城闻名的才子,国子监祭酒的嫡孙。
另一个,是声名不显、体弱多病的私生子,一个侥幸得来的乡下解元。
高下立判。
所有人都觉得,苏怀瑾输定了。
陈思博得意洋洋地拿起笔,蘸饱了墨,在雪白的宣纸上奋笔疾书,一气呵成。
他将写好的词稿递给旁边的小厮,高声朗诵。
一首《定风波》,写得倒也豪迈,颇有几分气势。
周围立刻响起一片叫好之声。
“好词!陈公子大才!”
“意境开阔,气势不凡,我看今日这松风古砚,非陈公子莫属了!”
陈思博听着周围的吹捧,下巴抬得更高了,他用一种胜利者的姿态,挑衅地看向苏怀瑾。
“苏解元郎,该你了。”
苏怀瑾没有看他。
他只是静静地站在书案前,垂眸看着眼前的白纸,仿佛在思索,又仿佛在出神。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周围的议论声,渐渐变了味道。
“怎么还不写?是吓傻了吗?”
“我就说,一个乡下来的野种,肚子里能有几滴墨水。”
“哈哈哈,怕是连‘定风波’的词律都不知道吧!”
陈思博脸上的笑容,愈发轻蔑。
“苏解元郎,若是写不出来,现在认输还来得及,大家不会笑话你的。”
苏晚星在一旁,已经不耐烦地皱起了眉。
苏云溪更是气得攥紧了拳头,要不是秦望舒按着她,她早就冲上去了。
只有秦望舒,依旧神色平静。
她知道,苏怀瑾不是写不出来。
他是在等。
等一个将所有轻蔑与嘲讽,都狠狠踩在脚下的时机。
终于,苏怀瑾动了。
他拿起笔,手腕却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
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久病之后,气力不济。
他甚至连握笔,都有些费力。
看到他这副连笔都握不稳的孱弱模样,周围的嘲笑声更大了。
可苏怀瑾,却恍若未闻。
他深吸一口气,将所有的不甘、所有的屈辱、所有的孤傲,都凝聚于笔尖。
然后,落笔。
他的动作很慢,甚至有些迟滞。
可那一个个从他笔下流出的字,却风骨天成,力透纸背!
众人脸上的嘲笑,渐渐凝固了。
他们死死地盯着那张宣纸,眼神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