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法郎贬值 (第2/3页)
同盟当中写明,那么法国就没有加入的必要。
事实上乔治皮杜尔坚决要写入的文件条款,正是后来法国退出北约的一个原因。
阿尔及利亚独立之后,法国对北约的集体防御条款已经不信任,被视为本土的阿尔及利亚都已经独立,法国还怎么相信集体防御条款的有效性?
美国明明答应了这条,却还在阿尔及利亚独立的时候,把当地独立运动的领导人视为座上宾,这不是对法国的背叛?
这让美国正襟危坐,准备接受英国人准备的三辞三让的戏有些演不下去了。
法国竟然如此顽固,让等着英法两个旧时代版本之王簇拥自己登基的美国心里十分不爽,所以只能对舒曼政府把一部分资金,用于对阿尔及利亚海外省的铁路建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由此可见,对于阿尔及利亚问题,法国还会为此继续和美国斗争,不论是地中海的南岸还是北岸,都是法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美国也不是对法国就一味地让步,比如说法郎的贬值马上就要来了,舒曼政府已经答应了让法郎处在实际价值的汇率上,这也是马歇尔计划的交换条件。
法国宣布法郎贬值,和美元汇率为两百一十四法郎兑换一美元的消息传到西贡……其实没有出现什么影响。
法国目前采用了复杂的多重汇率制度,针对不同类型的交易,采用不同的汇率,就像是非洲法郎和法郎的关系差不多。
所以就像是是大臣当中当中为英镑贬值所进行的解释一样,汇率上的贬值对于大部分法国人来说,只是数字上面的变更,至少短时间内是这样的。
幸亏科曼自己都知道法郎靠不住,除了犒赏三军的时候之外,在自己进行贸易的时候也是囤积美元,不然光是这一次的汇率变更,他就得亏死。
汇率变更对大部分法国人,就和实际价值并没有变更的解释差不多,但对于和进出口相关的人来说,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法郎几乎贬值百分之百,英镑贬值百分之四十,这其实就是法国和英国现在的真实差距。”
科曼记得英国也就多坚持了一年时间,就会坚持不住把英镑进行贬值,从和美元的一比四,变成了一比二点八。
英镑的贬值影响力远比法郎要大,英镑可是战前的国际储备货币。
法国的法郎用在一些法语殖民地当中,这些国家没什么值得一提的强国。
英国的几个殖民地可完全不一样,英镑的贬值遭到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的集体反对,英国用了相当多的外交资源才换取了谅解,让这些英语国家看在曾经宗主国的不容易上面,吃了手中储备货币贬值的亏。
法国殖民地则因为版本过低,过于落后反而对法郎贬值不这么敏感。
这也正常,非洲法语国家能够接受非洲法郎几十年的剥削,确实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