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巴黎的上将父亲 (第1/3页)
客轮直达法属印度本地治理进行补给,科曼和阿里汗的大臣还见了一面,重申了双方未来的合作,完成补给继续出发。
半个月后苏伊士运河已经出现在了视线当中,长期坐船其实是很煎熬的事情,所以客轮在苏伊士港进行停靠,客轮上的乘客也下船体会了一下沙漠风光。
如果呆的时间不长,任何风景都是新鲜的,尤其是总是看到海水的乘客们。
现在埃及还在王国时期,法鲁克一世作为埃及君主,埃及作为阿拉伯世界第一强国的客观事实,导致在阿拉伯世界还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没有错,埃及现在就是阿拉伯世界第一强国,根本不用纳赛尔来塑造第一强国的形象,第一次中东战争阿拉伯世界的主力也是埃及王国。
毕竟此刻的阿拉伯世界,能够有十万常备军的国家,只有埃及一个。
叙利亚也做不到,如果不是科曼带来的蝴蝶效应,导致法国遗留的叙利亚军人很多,叙利亚是否比约旦强都是一个未知数。
艾娃加德纳也坐船的晕头转向,整个人看起来都清减不少,船只靠岸同样陪着科曼下船,“这就是阿拉伯第一强国?很落后的地方。”
“你可不要在埃及人面前这么说,很多埃及人懂英语。”科曼压低声音提醒道。
艾娃加德纳的口吻对埃及有所轻视,科曼倒是一点都不意外,欧美各国对不同文明的看法有很大差别,英法德的看待角度都不一样。
至于美国嘛?美国史学界长期都是一个搅局者,致力于打破欧洲角度叙述的历史霸权。
英法德虽然在看待其他文明的时候态度不一样,但对埃及都是很认可,而第一个大规模质疑埃及成就的国家,就是美国历史学者。
和美国历史学者对埃及的态度相比,东方大国的二手伪史论者都是小儿科。
长期以来美国就是抨击古埃及的大本营,至于办法就是用赫梯来踩古埃及,采用捧一踩一的态度打压古埃及。
美国史学界和欧洲的是史学界还不太一样,很多美国史学家认为,古埃及文明虽然早但算不上强大,东亚的文明生命力强得多。
当然这也只是一种观点,就像是英国长期觉得古印度文明和古埃及文明具有同等地位一样,肯定受到了现实政治的影响。
随着美国跃居世界霸主的地位,在美国的影响下,西方国家对古埃及的兴趣已经大打折扣。
现在很少有西方学者将埃及视作一切人类智慧的发源地,他们也并不坚定地认为埃及是最古老的文明或国家,更不会将希腊智慧看成是对近东智慧的剽窃,但这些观念这在十九世纪之前的欧洲还非常流行。
“这条伟大的运河,凝聚着法国的心血。”科曼望向苏伊士运河的方向感慨着。
“这不是英国人的运河?”艾娃加德纳不合时宜的插嘴,给自己的男人一个难堪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