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遍地火药桶 (第3/3页)
的交易。
科曼冥冥当中好像感觉到了一种因果之力,但不知道从何而来,但就算是知道了,他只不过是一个建议,建议又有什么错误。
要说在这个领域,德国人不见得就清白,罂粟还算是农产品范畴,如果真的关起来强行戒掉,凭借占领军的威慑还是可能的。
这种东西的泛滥早期肯定和英国人有关,让其蔓延到了全世界,东方大国也是受害者。
但种地谁是东方大国的对手呢,我大清在挡不住之后很快后来居上,逼的英国人都开始禁毒。在十九世纪晚期,海外华人已经成了各国的鸦片贩子,谁组断了大清对大英的天道好轮回呢,德国人。
德国人打败大清的方式,就是用强大的化工产业弄出来了更狠的产品,直接击败了还在农产品范畴的罂粟。
比起德国人在这个领域的贡献,马丁这些还处在小农经济领域的叙利亚马龙派,还真就什么都算不上,德国人才是大本营,罂粟只不过回家了。
不过他还真的在回家之后,和德拉贡上将说了一句关于这一次废除帝国马克以及合并占领区的事,并且表达了担心,“这可能会引发武装对峙。”
“不至于这么严重吧。”德拉贡上将微微皱眉道,“就因为货币改革和合并占领区?没有理由。”
“莫斯科可能认为这是分裂德国。”科曼直接回答道,“我们能够听到声音,莫斯科一直是反对德国分裂的,因为一旦德国分裂就标志着,这一场对抗已经不可避免,在斯大林看来,这个对抗苏联处在不利的局面。毕竟在主要参战国当中,烈度最大时间最长的战争都在苏联境内展开,英国的损失也很大,但主要在产业和金钱上面的损失,至于人力方面……”
“按照战争时间和强度,就算是苏联不公布伤亡数字,我们也能够推测出来,死亡人数高达上千万。”德拉贡上将不用科曼把话说完,自然可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法国的情况,套用在苏联身上。
“应该向政府表达一下担忧。”科曼提醒自己的上将父亲,这个人设是应该争取的,反正总参谋部本来就是做这个的,没有出事最好,也不会有人指责,真要是出了武装对峙的事情,就是总参谋部的先见之明,“就说柏林的位置可能导致成为对抗的前线。”
这么一想的话,今年的事情不是一般的多,不算希腊内战这种不上台面的事,光是柏林危机、巴以战争和东方大国的内战,就有三个重大起火点。
这些起火点同时在一年内爆发,美国确实是救不过来的。
不能认为超级大国的国力就是无限的,冷战之后美国最自信的时候也就只自称打赢两场半战争,苏联倒是同时在越南、阿富汗、安哥拉对抗过,国势直接急转直下。
这几个热点当中,常公还真是最容易被放弃的,投入成本最高,成功率最低,选择一个被放弃,杜鲁门肯定放弃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