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五十一章 菲利普戴高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五十一章 菲利普戴高乐 (第1/3页)

    至于那个失败的全核舰队概念,能说是成功么?

    姑且算是成功,法国也是用不上的,要是法属印支能够保留下来,核动力倒是还有用武之地。

    二十一世纪法国航母的核动力还是核潜艇反应堆移植的,面子作用大于实用性,这种事科曼是肯定不会干的。

    “有什么需求让我效劳的。”马丁一看科曼准备秀一把操作,以他对科曼的了解,肯定是要自己找人协助了,“数学家?”

    “太大材小用了,随便找两个理工生就能搞定。”科曼表示也不用这么郑重其事,不就是设计一个斜角甲板的航空母舰么?换句话说就是抄壳子。

    科曼也不是针对谁,在这个世界上没人比他擅长这件事,在怎么知识储备不够,连PTT阶段都能被难住,枉为键道中人。

    航空母舰并不是纯吨位的军舰,斜角甲板的目的当然是用更小的吨位,换取更大的甲板面积,当然还要考虑舰载机的发展。

    像是战斗机的迭代,也要考虑到设计图当中,不然的话,就会出现阵风的尴尬。

    法国是退出了台风项目,单独搞出来了阵风。作为老牌帝国主义最后的倔强,达索公司能够成功固然是值得敬佩。

    但因为法国坚持一机多用,其实也就是照顾自己的舰载机指标,就和其他欧洲没有航空母舰的国家形成了严重的冲突。

    为了照顾舰载机,阵风最终才成为中型机的样子,阵风确实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已经做的不错了。

    出现这样的后果,就和一般国家的航空公司的敌人是空军差不多,只不过阵风的敌人成了法国海军,为了在一艘四万吨级的航母上使用,就只能变成那种抠抠搜搜的样子。

    如果以黎塞留级的吨位作为基础,满载近五万吨的航空母舰,至少能够用到雄猫战斗机服役之前。

    至于重型舰载机出现了之后怎么办,到时候可以建造下一级的航空母舰使用。

    接下来的两天,马丁就花钱雇佣了两个数学系的大学生,按照科曼的设想来进行PTT强国战略。

    基本框架很好确定,吃水线前后窄中间宽减少阻力,斜角甲板进行理论上的最大化,尽可能搭载更多的舰载机。

    “武器发展就是看得远,打的远,其他都是歪门邪道。”科曼有点乔布斯车库创业的意思,其实现在的场景确实差不多,忽略他那个做总参谋长的父亲之外,一样的艰苦,一样的充满热忱。

    “确实总结的很到位。”科曼回到巴黎之后,马丁的旷工时间空前提升,幸亏宪兵部队没什么绩效评比,“不知道你从哪学的。”

    “这都是古老智慧。”科曼露出高深莫测的笑容,东方大国在解放之后一直在总结历朝历代的经验教训,其实之前的朝代都好总结,就清朝问题就变得空前复杂了,欧洲殖民国家横扫世界,干了五大洲不分种族,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