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此仇不共戴天 (第2/3页)
不过就算是没有那些几千年前的希腊人,牛顿、欧拉、高斯也一样证明了欧洲的强大。”卢卡尔此时的状态,和二十一世纪欧美已经深陷几十年快乐教育的人完全不一样。
“你还别这么自信。”据科曼所知,牛顿真的被怀疑是否存在,因为他本人没有结婚自然也没有后代,所以被抓住这一点认为牛顿是被虚构的。
卢卡尔现在对这些数学物理学家如数家珍,还证明了一件事,文明真的可以退化。
科曼记得有一次懂王的二儿子被采访,记者问了一个乘法题,结果懂王的儿子愣是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接茬。懂王在旁边小声提醒自己儿子正确答案。
这就说明已经八十多岁的懂王在他受到教育的时候,所接收到的知识和他的儿子肯定完全不一样,懂王到了八十都能算出正确答案,他儿子却不知道。
快乐教育是多可怕的事,不知道有朝一日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真的被赶下神坛,快乐教育是不是会和八股取士一样,让东方大国写到历史教科书里面作为教训,完全有这个可能。
别说是欧美了,俄罗斯的理工科水平比苏联时代也下降很多,冷战时期东欧国家都是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的常客。
解体之后,除了被欧美吸收一波红利,让东欧国家物理教授去看大门,美国也从东欧吸收不到新人才了,不然怎么会轮到印度人被倚重。
新的地中海史观教材,将会在暑假过后的下半年在阿尔及利亚海外省投放,所以哈基斯群体还有一些安全时间。
等到新学年的教材准备完毕,下半年开始就是对海外省进行全盘教育覆盖的时候了。
科曼走出房间前往司令部向朱安上将汇报,这一次和哈基斯的谢赫们交流的全过程,谢赫们的态度,倾向性以及一切反应。
随着司令部的首肯,铁道兵建立正式进入流程,原有已经服务在铁路建设的哈基斯人,直接接到了转正命令,成为了铁道兵的一员,人数缺口则有哈基斯群体的各部族选拔补充。
宪兵部队直接派出小组,前往哈基斯人的聚集区进行选拔,身体健康的男性出来接受选拔,年轻人聚集在征兵处前。
卡里姆看见邻居家的少年正在按血手印,他的五个妹妹躲在橄榄树后偷看。
很多男人把这一次的选拔,看成是改变命运的机会,收入翻倍成为铁道兵之后的待遇,对大多数人都有巨大的吸引力。
掌握当地语言的法国宪兵还在进行喊话,“法国在赛提夫建了铁路学校,铁道兵的儿子可以在那就读,女儿可以在那里学钢琴.现代生活已经触手可及,海外省的改变在你们的手中开始。”
这并非是宣传,教育体系本来就是现在巴黎政府的重中之重,阿尔及利亚法军司令部正在全力推进教育设施是完善,除了科曼哼插一脚禁止了英语教育之外,宪兵的喊话都是真实的。
至于阿拉伯教育也被禁止,那也算是一个问题?不该禁?
每一名被选拔的男人,都领到了一套军装、证件,接受了法国宪兵带来的照相,留下了自己的肖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