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优势在我 (第2/3页)
不算打过世界大战了么?叙利亚军队也是作为法国正规军,参加过意大利战役的。肯定比埃及、伊拉克这些国家的军队强,最重要的是,叙利亚参加世界大战的老兵多,超过十万人。
科曼倒是认为,叙利亚军队应该在阿拉伯国家当中表现的最好,但以色列那边么?
以色列也有参加过东线战场的犹太军人,斯大林本人对境内的犹太人十分警惕,在他领导苏联的时期,并不介意犹太人移民以色列。
以色列军人的战斗力不容小视,相信此时,莫斯科和华盛顿,也在第三方角度,凝视着这一场战争的走向。
科曼觉得德拉贡上将给叙利亚留下的军事遗产有用,事实也证明,确实有用,叙利亚在另外一个世界的第一次中东战争,就是一个小透明。
在参战的阿拉伯国家当中出兵倒数第一,也没什么战果,纯粹是一个配角。
但在科曼所在的世界当中,叙利亚为这一次战争进行的准备,则是最为充分的,启用了戈兰高地防线,派出了一个步兵师,一万七千人的远征军,沿着黎巴嫩一线向南进攻,战略目的是在特拉维夫和埃及王国汇合。
在戈兰高地方向则是有限度进攻,进攻方向为约旦河谷上游和加利利海,进攻兵力为一个山地旅,连从黎巴嫩出发的远征军,总兵力投入在两万两千人。是参战阿拉伯国家当中出兵最多的,从戈兰高地和黎巴嫩方向出现的叙利亚军队,瞬间就让以色列民兵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
戈兰高地方向的叙利亚军队,第一个目标是拿下以色列的德加尼亚定居点,这是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的第一批定居点,有着重要象征意义。
从黎巴嫩南下的叙利亚远征军主力,则直奔北部重要城镇海法,北方袭来的叙利亚军队,让刚刚诞生在襁褓当中的以色列,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
法国竟然迁走了黎巴嫩的基督徒,然后大方的把黎巴嫩送给了叙利亚,这对于只有六十万犹太人的以色列来说,空出来了一个被进攻的开阔地。
犹太人这么说就没有道理了,如果有一天以色列有一千万人口,反过来进攻叙利亚也容易不是么?
只不过现在以色列确实人口少,就这么几十万人,要面对三个方向的进攻,本来接触面最小的叙利亚一线,因为德拉贡家族的繁荣和发展,凭空出现了一个有十万正规军服役经历的国家,以色列人才抱怨。
此时的以色列,面临着北方的叙利亚军队两万两千人,南方的埃及军队七千人,东方的伊拉克和约旦联军一万五千人,新生的以色列不得不发布动员命令,号召犹太人加入到战争当中。
阿拉伯国家的军队加入,立刻扭转了巴勒斯坦阿拉伯武装的劣势,这些武装起到了向导的作用,加沙地区的武装引领埃及军队,约旦河西岸的武装成了约旦王国的带路党,北部的阿拉伯人则带着叙利亚军队直奔海法。
在戈兰高地出发的叙利亚山地旅,在当地阿拉伯人的引领下,对德加尼亚发起了进攻,叙利亚军队在进攻前对德加尼亚进行了几个小时的炮击,对基布兹的防御工事和建筑物造成了严重破坏。
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开始向基布兹外围推进,雷诺坦克成为了叙利亚进攻的主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