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章 太初历牍藏星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章 太初历牍藏星屑 (第1/3页)

    天汉元年的霜晨,太史令府的竹简在易小川刻刀下发出细碎的噼啪声。他腕间的宿命纹在晨光中泛着银蓝光泽,每一次落刀都与竹简里的陨石纤维产生共鸣——那些用玄铁母粉末调和的墨汁,正随着刻痕渗入竹纤维,形成只有时空共振时才会显现的“未来之墨”。

    “先生,崔文子送来了‘星引砂’。”阿时的身影从窗棂光影中凝实,掌心托着一个蜡封小瓶,里面的粉末闪烁着细碎星光,“他说建章宫的通灵台基石昨夜自行转动三度,指向汤巫山的‘玄牝之门’坐标。”

    易小川放下刻刀,接过小瓶轻嗅,星引砂特有的金属气息中夹杂着熟悉的时空乱流味道。他想起五日前在通灵台工地偷埋下的玄铁母碎片,此刻应该正与陨石基石产生共鸣。忽然,竹简上未刻完的“天汉”二字间渗出淡红色光斑,化作一行现代考古扫描图:“2013年建章宫遗址T17出土太初历牍,夹层发现0.3克陨石碎屑,检测显示含与‘北岩山人’腕纹相同同位素。”

    “时间到了。”易小川将星引砂洒在竹简末端,那些粉末竟自动排列成北斗七星轨迹,“阿时,去告诉司马迁,按计划在太初历‘岁星纪年’篇留三处分页空白。”

    当阿时化作银光消失时,咸阳宫方向突然传来九声钟鸣——汉武帝下令在通灵台举行祭星大典。易小川藏好刻刀,从暗格取出半块龟甲纹玉璋,这是他用建章宫陨石边角料伪造的“祥瑞”,背面刻着只有守时人能解读的时空坐标。

    “先生果然在此。”司马迁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他手中捧着一卷尚未修订完毕的太初历草稿,纸页间夹着三根银针,“方才太史监观测到岁星偏移,陛下已命人将陨石‘祥瑞’移至通灵台。”

    易小川接过太初历,指尖触到第三百九十二页时,纸页突然发烫——那里正是他需要预留的空白处。他看见未来考古照片的残影:“太初历牍第392页,竹简纤维中嵌入星引砂结晶,形成‘元封六年陨石’字样的时空压痕。”

    “按先生所言,”司马迁递过一支狼毫,笔尖沾着混有星引砂的墨汁,“子长已在‘冬十月’条目下故意写错岁星轨迹。”

    易小川提笔,在空白处写下“元封六年冬,陨石落建章宫,其屑如星,入太初历而定历元”。刚写完最后一字,狼毫突然折断,墨滴在竹简上晕开,竟显出“2010.9.3 考古队T03发现太初历牍夹页,碳十四检测显示双时空物质融合”的现代字迹。

    “这是……”司马迁震惊地看着字迹瞬间渗入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