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七章 没有人比我更懂报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十七章 没有人比我更懂报仇 (第1/3页)

    关羽选下策(按兵不动)并不是非要等天下有变。

    而是此时采取军事行动不现实。

    这个时代的任何军事行动,主要依赖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一是兵力和战斗力:也就是士兵素质和士兵数量。战争中,兵力多且士兵素质更高的一方通常占据优势。

    这方面荆州军是占据优势的,士卒的个体素质上,荆州军与另外两家不相伯仲,即使有优势也很有限。

    荆州军最大的优势是局部兵力,目前在荆州三郡驻守的总兵力约有十万(加上黄忠和赵云带来的两部兵马),多于曹魏和东吴在荆州地区的总驻守兵力。曹魏在宛城及周边屯兵约三万,东吴在陆口及周边三郡屯兵约四万。

    二是将领的个人素质和指挥能力:将领的武勇和指挥能力对战争胜负有决定性影响。拥有较强身体素质的将领,通常会每战必先,提振己方士气,打击敌方士气。如项羽,吕布,张辽。

    这方面荆州也是优势一方,曹魏次之,东吴最差。因为驻守陆口的陆逊是儒生,君子六艺还行,上阵冲锋就勉为其难了。

    将领指挥能力上,荆州也略占优势,东吴次之,曹魏再次之。

    三是士气和战略:军队的士气高低直接影响战斗结果。连续取胜的军队士气通常较高,而连续失败的一方士气通常低落,影响后续战斗。

    这方面也是荆州军占优,吴魏不相伯仲。

    四是资源和后勤:这个时代资源有限,人力资源和粮草资源,后勤保障能力都直接影响战争的持续能力和最终结果。

    刘备刚在汉中打了一场持续一年零七个月的汉中争夺战,川中损耗严重;荆州军也刚打了两场战争,多年积攒的资源几乎消耗殆尽;而曹魏地广人多,汉中之战和襄樊两战的总损失并未伤筋动骨;东吴近些年就只打了一场合肥之战,且已经是三年前的事了。

    是以,在资源和后勤保障这方面,曹魏是优势最大的一方,东吴次之,刘备最差。

    当然这也是因为刘备立国最晚,底子最薄。

    五是技术和装备:随着技术发展,战争形式也在不断进化。例如,单马镫的发明使得曹魏骑兵在战场上拥有更大优势;连弩的提前列装,让季汉军队在短兵相接时优势更大;水战阵列的优化让东吴水军难求一败;因而冷兵器时期的技术进步也直接关乎战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