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十二 太子年幼,汝当勉励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六十二 太子年幼,汝当勉励之 (第2/3页)

了一声。

    这一次事情搞这么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一但糜芳与西域客商胡汗的勾连证据坐实,那糜芳这次就算能捡回一命,此后绝不可能东山再起继续捞钱了。

    这可不是关羽想要的结果。

    因为这太便宜糜芳了。

    对于一个爱财如命的仇人,小人,最狠的折磨就是把他辛辛苦苦积攒出来的钱财全部拿走,但又保留他东山再起的希望,而后等到其再次辛辛苦苦积攒出家业后,再将其全部家产拿走。如此往复,循环不止。

    而不是一下子捶死。

    再者,匡扶汉室的大业还没有完成,糜芳这样的搞钱小能手还有大用。比如这次三万大军南征的军资粮草,就是抄了糜芳的财产所提供,川中各地没有出一文钱;比如第二次北伐襄樊时的军资粮草,以及后来与东吴第一次荆州之战时的军资粮草,都是糜芳家产做出的贡献。

    如果每一次出征都可以薅一次糜芳的全部家产。那对于季汉来说,发起战争时对百姓的负担就大大减轻了。

    至于与糜芳的私人恩怨,关羽倒也不急于这一时就全部结清,来日方长,慢慢偿还就是。

    看来,到时候得拉糜芳一把了。

    不然按照诸葛亮制定的汉律,通敌叛国就是百分百的死罪,还要诛全家;如果执法严苛一些,甚至连糜竺都在诛杀之列——只是大哥刘备绝不会同意杀糜竺就是。

    打定计议,关羽起身来到屋外,仰望着成都夜空中的满天繁星,思索起南征事宜。

    得益于这一世的季汉空前强大,以孟获为首南中各部蛮人,并未起兵反叛,最多只是个不服王命,滋扰边境的小罪。

    之前也曾因蛮人滋扰边境,季汉派出大军征讨过南中,但是每一次兵马刚开到牂牁郡边上,各部蛮人就立即举旗投降了。纷纷遣使上贡表示:我们服了,服了,别打了,我们称臣。

    然而等季汉大军一走,过不多久,蛮人就又故态复萌,滋扰边境,履治不改。

    得想个能一打到底的出兵借口,狠狠修理南中的蛮人一通,彻底打服他们,才能永绝后患。

    不然,以后边境隐患就会没完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