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节目组不当人 (第1/3页)
不过综艺还要几天,周乐这边已经订好了去浙江的机票。
但在这之前周乐还需要去串门。
因为这关乎着着更重要的事。
之前张艺某导演的提点,以及那个理事的可能性。
这也事关他在行业内的根基和未来话语权,必须认真对待。
所以他准备先去看看陈道民。
去之前周乐做足了功课,没挑那些华而不实的礼物,而是带了一饼品质上佳的老普洱,毕竟之前在合作和聊天中也知道陈道民好这一口。
预约的过程很顺利,陈道民那边听说周乐想来拜访请教,很痛快就答应了。
陈道民的家布置得雅致而充满书卷气,不像个明星的宅邸,倒更像是一位学者的书房放大。
本人穿着简单的棉麻家居服,气质沉静,看到周乐,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周乐来了,坐,听说你刚拍完戏,怎么不休息休息?”
“陈老师打扰了。”周乐态度恭敬地将茶叶递给一旁的阿姨,然后才在客位坐下,“也还好,工作嘛,哪有什么累的,都是自己该做的。”
“嗯,确实应该这样。”陈道民点点头,亲手给周乐沏了杯茶,“不过说起这个,我忽然想到之前张艺某导演给我打电话,其实我们之前认识很多年了,他对电影,有股子钻劲,追求也高,从《英雄》、《十面埋伏》,更早还有《红高粱》的时候就有合作,他是个真正的电影人。”
周乐双手接过茶杯,认真聆听。
他没有急于提任何关于协会或者理事的事情,而是真诚地请教起表演和话剧来。
他知道这是陈道民最看重也最乐于谈论的领域。
“确实是,不过陈老师,我一直特别佩服您在话剧舞台上的功力,影视剧还能靠剪辑、靠重来,话剧可是实打实的真功夫,我不算是科班出身,虽然之前也演过,他们也都说演的不错,但有些书上写的和网上能查到的还是感觉不够深入,我可以问问您觉得影视表演和话剧表演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吗?
或者说,怎么才能把话剧那种强大的舞台张力和感染力,融入到影视镜头里?然后又变成符合电影的叙事风格,不会过于突兀。”周乐的问题提得很有水平,既表达了敬佩,又切中了要害。
果然,陈道民闻言眼神里多了几分欣赏和谈兴。
他慢条斯理地品了口茶,缓缓道:“影视和话剧,看似都是表演,其实是两种语言,话剧靠的是放大和延伸,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都要传递到最后一排观众的心里。
而影视,特别是电影特写,捕捉的是细微末节,是内心戏,好的影视演员要懂得收,懂得在镜头前做减法,但内在的能量不能减,甚至要更充盈……”
他侃侃而谈,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聊到中国戏曲的写意,深入浅出。
周乐听得极为专注,不时提出自己的困惑和见解,两人聊得十分投契。
聊了足有一个多小时,陈道民才仿佛不经意地提起:“张导早上才给我打过电话,专门提到了你,说你是个好苗子,有想法,肯努力,未来是能扛大梁的,他建议协会这边,可以考虑给你加加担子,比如……理事。”
周乐心下一凛,知道戏肉来了。
他坐直身体,态度更加谦逊:“张导和您都太抬爱了,我年纪轻,资历浅,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太多,协会里那么多优秀的前辈老师,我……”
陈道民摆摆手,打断了他的自谦:“资历是慢慢积累的,但能力和成绩是看得见的。
张导看人很少走眼,他这么说,自然是觉得你够这个分量,协会嘛,也需要你们这样的新鲜血液,有冲劲,有新的想法。”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为语重心长,“他有追求,他希望他看好的人也能有追求,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也很看好你。
不管以后是做演员还是做导演,都要记住,不能完全沦为市场的奴隶,票房当然重要,但一味迎合,拍出来的东西就成了快消品,吃过就忘。
就算是为了高票房,片子本身也一定要有价值,要好看,这个好看,不光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