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上海牌汽车 (第1/3页)
给高级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照顾的计划减半,跟旱灾依然在持续,秋收的粮食不够有很大关系。
下阳公社开始了第一次用工分来购买粮食,江成还是没了解这个时代的公社制度。工分不够的情况下,是可以花钱买到平均分配的指标粮食的。
在交完公粮留下种子后,剩余的粮食大队里会留少量的备用,其他的是按照人均来计算的。而工分是按照整个公社的收益来计算的,包含副业。
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每天挣十工分,如果公社效益好,有些公社可能一天挣三工分就够买粮食了。
而且就算工分不够买粮,属于缺粮户,也是可以用钱购买粮食的。
江成让下阳公社的社长给江云堂那边使绊子,也就是安排生产队的人让他们少挣些工分。但是江云堂的几个儿子在城里干了两年活,身上有点钱可以用。工分不够,掏点钱买点指标的粮食就可以了。
所以江成只能让江云堂那边收益少一些,倒是饿不到他们。
不过这前提是的一家子人和睦,江云堂的儿子也都成家了,在城里也见过一些世面。工分不够的确可以用钱买粮食,但是这买粮食的钱谁出是一个问题。
而且江云堂的儿子,有两个因为工作的单位关闭才被遣返回公社的,还有一个儿子在城里挣工资呢。
以前是田地一起种,饭一起吃。起码相对公平,现在几个儿子在外面体验过当家做主的日子了,手头也有点闲钱,碰上分配不公平的时候,容易闹意见。
公平在很多时候都是很难的,一家子人挣的工分不一样。挣的多的等于在帮衬挣的少的,哪怕是自己的爹娘也不例外。
如果是帮衬,那么在城里上班的那个也得出钱一起帮衬。
江成得知工分不够可以用钱买粮食的时候,还在叹息,饿不着江云堂一家子了。他没有想到江云堂一家子此时正因为分配不公,在内部瓦解。
除了江云堂的大儿子,另外一个儿子儿媳要求分家。而在城里的儿子,他以为自己躲过了一劫。自己是城里人了,又不需要回下阳公社,等于是分家了。
这粮食是有的吃,省着吃是能吃到明年春收的,但江云堂这一家子的日子过的是一地鸡毛。
而在十一月份,魔都那边也传来了消息,出口的汽车依然叫做大众轿车。
但是‘上海-大众’这个名字既然对出口不好,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