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被迫要出手 (第1/3页)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讲的是当师傅的把你带入这个门槛了,以后能发展如何就靠你自己。
但是还有一句,那就是庸师误人子弟,没能力的老师不但没把人带入门槛,可能还领进了死胡同。
本来江成是来曙光录音机厂的新产品研发技术讨论的,演变成给这边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了。
只是一天的交流,让这边很多技术人员都受到了启发,甚至不是关于录音机研制的问题都能得到解惑。
光从江成口里随意谈及到的技术理论就已经包含很多领域,在场的人只敢说是请教,不敢再提交流二字,拿什么跟人家交流。
而且这次技术指导的场面,会让很多人这一辈子可能都难以忘却,甚至几十年后,当出现了江成谈及的一些类型的产品,只会更加的深深震撼。
那时候大家会发现,江成对于一些事物的设想竟然已经超前了几十年,甚至更远,只是因为再延伸下去,有些东西大家连理解都做不到。
因为现在江成跟大家讲的一些东西,都让人有些天方夜谭的感觉。但是偏偏又有理论依据支撑,让人现在找不到反驳的点。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江成虽然不是在复习,但给人传道解惑,发现自己学的东西也在融合,变的更加的融会贯通,然后还真有说的起劲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感觉。
其实这些年也有不少工业学校邀请江成去交流,并且给一些学生讲一堂课。让他们明白现在学到的东西,在以后参加工作后,会在什么地方能用到,然后让大家在学习方面更积极。
以前江成感觉自己对于讲课,还是要尊重点好,自己演讲的那套有点带忽悠的性质,能鼓舞人心,但实质性的东西不多。
现在江成感觉自己通过外挂的配合,认真学习了几年,也算是有点真才实学,不会误人子弟了。
倒是可以去一些学校进行讲学和交流,让自己所学的东西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来进行‘复习’融合。
等感觉自己融会贯通了,也就是看见一样东西,能灵活的运用各种技术的时候,就可以停止讲学了,然后继续探索新的领域。
而且愿意讲学,其实上面是支持一些有技术的人这样干的。上面的人需要这些技术人员把技术传递下去,这也是为什么厂里的师傅带徒弟还有补助。技术干部带学生,一样是有补助的。
江成可以去讲学,也可以带几个专业的学生,以他现在身份和能力。带学生基本就类似于博士生之类的,那些没有进行更深入专业学习的大学生,还没资格让江成带。
江成在以前带黄文仪的时候,他其实就已经有资格带博士生了,也就是说起码得硕士毕业后才有资格跟在江成身边。
但那时候江成占领域的优势比较多,因为他的技术干部级别都是依靠制造汽车升上去的。要带博士生,也是带那些想在汽车领域发展的人,而这类人在国内目前并不多。
如果是电子计算和系统领域,外人不清楚的,可能认为汽车厂的王启明王副总工更厉害。还有就是在四九城黄文仪那批从汽车厂出去的人了。
从曙光录音机厂出来回宾馆,天色已经晚了,毕竟是在那边吃了晚饭回来的。
可能是因为江成在那边指导大家的原因,这次招待的很丰盛,应该说是超规格招待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