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五章 存储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五章 存储器 (第2/3页)

题,而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属于不敢想象。

    现在一个大型的存储器,大约几百公斤吧,也就只能存储几个KB。而小型存储器,在七十年代的时候,英特尔才推出1 KB的储存器。

    如今黄文仪那边也只不过是比国外早几年弄出电容存储器,而它的内存量也就是1KB。用于文字计算,已经很不错了,但是用于图像处理根本不行。

    但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一旦成功了,后面发展很快的。比如存储器串联起来其实就能瞬间获得一倍的量。

    先制造一块大点的储存器,把内存量弄上来,然后再想办法缩小。因为存储器的规模差不多是成倍发展的,而不是一点一点增加。所以把KB提升到MB,江成相信不会用太久。

    不过到了知青时代,很多科研项目都会停下来。如果知青时代搞来临之前搞不出来,这电子摄像头的项目,江成就要不客气的带到改革后,自己再去运用了。

    而且这个技术,在改革后可以用到的地方很多,车用只是一种。早期还能用于数码相机,搞一个类似硬盘的储存器就可以了。

    早期的数码相机,其实就是用录音机的磁带模式用于储存拍摄的照片的。但数码相机要把图像进行转换,也少不了这个数据转换的内存。

    如果造数码照相机,江成有把握弄出来,但在这个时代也没有用。如何把磁带里的照片打印出来才是难题。

    这东西依然得改革后弄出来比较好,到时候在景区弄一个拍照点,就用数码相机拍摄,保证很快就能拿到照片。

    弄一台专门转换照片的打印机,这不需要胶片的照相机,真是一本万利。

    江成给黄文仪写的信除了要求寄产品过来,也表示祝贺,并且提了一些建议,希望他们再接再厉什么的。

    这科技成果白剽取是真的爽,江成又不需要什么研发名头,几个小组上百人,动不动就要努力半年以上才有成功,这还是有方向,没方向几年都不一定有成功。

    江成就这样捡现成的,不过他觉得自己也是打工命,还不是为了孩子打江山。

    改革后江成年龄都大了,就算有钱了,也不一定有那好身体去享受。

    ~~

    人生在世,好事麻烦事情都会有。

    江燕的儿子杨文斌要结婚了,准备把女方带上门看看。

    然后女方都没嫁进来,杨文斌就想让江燕找江成帮忙,给他对象弄一份工作,哪怕是给钱也行。

    这几年杨文斌是跟江燕疏远了点,毕竟没住在一起。但好歹也叫了十多年的妈,这有事该求还是会求。

    现在的工作可比六零年之前精贵多了,六一年开始精简。几年精简下来,加上城镇人口的出生,每年又有不少到了可以参加工作的年轻人。

    如今随便一份工作都可以卖几百块,还得碰的上这个机会。

    其实到了知青时代,工作更贵,因为有工作就代表着可以不下乡。那时候一份好工作卖上千都不难。

    “哥,文斌的事情你怎么说。”

    在江成的干部房一楼客厅里,江燕有些为难的询问道。

    今天周末,江燕和谭雅萱都是调休了的。跟杨文斌约定好,今天带对象来舅舅家这边给看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