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弧光联盟与新电影 (第3/3页)
约,却能靠创作共识把人绑在一条船上。
你想独立开工作室?没问题,联盟的资源照样向你开放,器材、人脉、剧本打磨都能搭把手。
你要拍新作品缺投资?
江野的公司可以优先参投,不求完全控股,但能保证创作不被资本瞎插手。
对导演来说,既保留了单干的自由,又不用从零开始单打独斗。
对江野来说,不用背负留人的压力,却能持续绑定优质创作者,甚至能在合作中提前锁定好项目。
借着弧光联盟的纽带,江野与韩佳女的合作共识进一步落地。
改为深度的商业绑定!
由江野主导资源整合、新成立的“寒江文化”影视公司,正是这种绑定的实体载体。
作为江野影视版图的核心布局,寒江文化的股权结构,江野以51%的持股比例占据主动,把握公司战略方向与重大决策主导权。
韩佳女凭借其在行业资源、资本渠道上的核心价值,持有29%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
而景田以20%的持股比例入局。
这家公司主要业务是投资电影!
电影和网剧完全是两个概念,你想单干是很难的。
就比如《我不是药神》,你要是没后台,你审核都过不了!
还有院线排片,一部电影即便内容过硬,若没有足够的发行资源与院线关系,很可能面临“上映即冷遇”的困境。
黄金场次被头部大片挤压,排片占比不足5%,再好的口碑也难转化为票房。
所以他拉来这两位姑娘,一位身后站着韩三坪,一位身后有万达院线。
院门“吱呀“一声关上,王伟的脚步声渐渐消失在胡同尽头。
白鹭正要收拾茶具,却见江野突然伸了个懒腰,骨骼发出轻微的脆响。
“总算走了,”江野揉了揉太阳穴,“装了半天,脸都笑僵了。”
韩佳女轻笑着翻开笔记本:“你这演技,不去当演员可惜了。“
她指尖在弧光联盟首批成员的名单上轻轻敲打,“不过这个王伟确实有潜力,镜头语言很特别。”
“寒江文化刚成立,得先拍部电影练练手。”
江野突然转了话题,从公文包里抽出一份烫金封面的企划书,“顺便把咱们的制作班子搭起来。”
韩佳女挑眉:“这么快就有项目了?”
她接过企划书,封面上《后来的我们》五个字在灯光下泛着微光。
“爱情片?”韩佳女有些意外,“我以为你会先做悬疑类型。”
江野给自己续了杯茶,茶汤已经泡得发苦:“我前段时间偶尔看了刘若瑛的散文集《我的不完美》,其中《过年回家》这个故事很适合改编。”
“刘若瑛?”白鹭正在收拾茶点的手突然一顿,“唱《后来》的那个刘若瑛?”
“不然呢?”江野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奶茶店卖奶茶的刘若瑛?”
白鹭吐了吐舌头,小声嘀咕:“她不是歌手吗.还会写书啊.”
韩佳女若有所思地翻着企划书:“刘若瑛知道你要改编她的吗?”
“她不仅知道,还有意亲自执导。”
“她行不行啊?”韩佳女皱眉,“歌手转型当导演的失败案例可不少。”
江野摩挲着茶杯边缘:“所以我想把文木野师兄派过去联合导演,他正好需要长片练手。”
“文木野”韩佳女沉吟片刻,“倒是合适。他那种细腻的叙事风格,能补足刘若瑛可能缺乏的技术把控。”
她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中影最近有批资深场记和摄影指导想出来单干,我可以帮你牵线。”
江野眼前一亮:“韩三爷的千金开口就是不一样。”
“少来,”韩佳女笑着拍开他作揖的手,“男主有人选了吗?”
“留着给投资方塞人吧,”江野耸耸肩,“倒是女主,我有个合适的,陈嘟灵。”
“《左耳》里的小耳朵?”
韩佳女回忆着那个清纯倔强的银幕形象,“气质倒是契合。她经纪人好说话吗?”
江野低头整理茶具,声音忽然含糊起来:“应该.没问题吧”
白鹭正要把凉透的栗子端走,听到这话突然僵在原地。
她脑海中闪过圣诞节那晚,江野扔下他们去鬼混的场景!
破案了!
老大,很有可能就是去见的陈嘟灵!
她真是太机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