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十九章 丫鬟人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四十九章 丫鬟人选 (第1/3页)

从要离开的消息传扬那一刻起,芷萱院的气氛顿时变成俞家最热闹的。各房的丫鬟、主子,都过来坐一坐,絮叨絮叨家常,好像她们平时跟俞清瑶的关系很好似地。

    “三姐姐,去了京城可别忘了妹妹哦,记得给妹妹写信。”

    这是四房的小女儿碧瑶。

    “三姑娘,奴婢无事打的络子,您看着喜欢不喜欢?”

    这是想跟着去京城的丫鬟。

    去京城多好?天子脚下,说不出的繁华昌盛。跟亳城这种小地方可不一样!尤其是,三姑娘的母家是堂堂侯府,往日里只是听说,不曾见识。今儿听说要走了,才知道身份不同,差距有多大。

    大姑娘婷瑶的亲生母亲,不过是个破落秀才之女,时常需要接济;二姑娘雪瑶呢,母家是商户!她们若是说回母舅家,看谁上赶着送礼?还亲亲热热的说“亲戚间要经常走动”——意思将来哪一天,若去了京城,少不得要麻烦俞清瑶。也许,这也是婷瑶、雪瑶嫉妒的原因吧。

    半天功夫,芷萱院流水价来了许多人,在本就忙乱没有收拾好的行礼中,增添了不知多少贵重如金银首饰,便宜如络子、手帕等物件。还有人毛遂自荐,或者推荐自己的女儿、侄女做使唤丫鬟。话说得好听,“侯府自然千好万好的,只是姑娘去了陌生地,两眼一抹黑,有个熟悉的人照看着,也放心些。”

    如此应酬了两天,才安定了。

    行礼就按李嬷嬷说的,“侯府什么东西没有?许多东西带过去也是塞箱子底,怕是许多年也用不上”,轻减了两回,只装了六个大箱子,四个小箱子——大半是她与随行丫鬟、仆妇的衣物。

    俞清瑶自己,倒是很想把母亲的嫁妆全部带走,钗环之类不说,都是精致贵重的。那些古董字画,也都价值不菲。留给钱氏、二太太,真是糟蹋了。但她不知道李嬷嬷暗中跟老爷子的对话,还以为钱氏肯放她走,是看在钱财的份上。

    在己身自由,与身外之物之间,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