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十九章 新人(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七十九章 新人(下) (第1/3页)

    (苦读书 )    回到清风苑,俞清瑶心事重重的坐在西窗下。正午炽烈的阳光,透过银红色霞影纱投入颜色浅淡黄花梨小书案上,去了几分燥热。将木匣里的靶镜、女诫都拿了出来,轻轻抚摸末页的一行小字——元洁莹于隆正二十九年春。

    眼眶顿时涌出了泪花。

    元洁莹,是外祖母的闺名。或许邓氏特意带这本外祖母手抄的《女诫》,是教训她行事不检的意思,可她真的没有怨艾,反而很感激。外祖母的遗物……前世她也不曾得过,更别说是手抄的书籍了。

    字如其人,外祖母的字迹蚕头燕尾,臻微入妙,将女子的婉柔秀骨、妩媚纤弱表现的淋淋尽致。俞清瑶的面前,好像浮现一位清丽绝俗、宜嗔宜喜的绝代佳人。只可惜,红颜薄命,跟病弱的母亲一样,她没活到三十岁的生辰。

    如果外祖母多活些时候……

    那她的命运、舅父一家的命运,全然不同了吧?

    记忆的潮水如洪水般,疯狂的奔腾泄出。

    ……广平三十三年,外祖母胞弟定国公忽然坠马而死,四子争夺爵位,以长子无德、居丧期间宠幸俾人为名,阻止最有希望嫡长承爵。那时,邓氏中风瘫痪在床,管不得众多儿女,只能眼睁睁看着偌大的国公府闹得四分五裂,一日日走向衰落。

    同年,一代帝师撒手人寰,俞家大厦将倾,以俞子轩为代表的“帝师”势力不甘没落,发起一次次的上书,被皇帝铁腕打压。朝堂上每天都有被发配、下狱的官员。不到一年,所有亲近俞家的官员都被驱逐京城权力中枢,帝师四十年的建设。化为乌有。

    广平三十七年,安庆侯以“谋反”罪名打入死牢。朝野皆知其冤,可在皇帝盛怒时。无人敢劝谏上书。世交如威远候、平西侯,早断了关系,姻亲靖阳候杜家卷入七皇子“谋逆”案。自身难保;而定国公府,最终袭爵的元尚星是个无耻之人。为了摆脱关系,竟出首告发,称“沐天恩对圣上发配俞家子弟早有不满,曾醉酒辱骂”云云。

    新任定国公的上书,成了舅父被贬庶人的直接证据。传承三百多年的安庆侯府,抄家夺爵。两年后,舅父病痛交加、郁郁而终。

    心很痛。

    俞清瑶感觉自己快被沉重的记忆压得喘不过气了。可是。她不能认输,不能还没开始就被打倒了。望着靶镜中自己年幼而清晰的容颜,暗中想,圣人每日三省吾身,她要面临的更是滔天磨难,用如履薄冰形容也丝毫不差。

    不能有一小步的差错。

    这镜子放在身边,日日提醒她定国公府、安庆侯府将来的大难,也是好的。外祖母、母亲早逝,不能维护家族的尊容体面,就让她来。

    说什么。也不能重复前世的命运!

    只是,她一个柔弱女子,凭什么改变两大名门望族的命运呢?

    具体的俞清瑶还不清楚,但她知道自己大致要做的。首先。避免舅父接近那个害他被诬陷“谋反”的源头。尤其是那东西,一旦出现,早早的解决了!省得给人以攻击借口。

    其次,阻止无耻小人元尚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