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三 预防流言 (第1/3页)
(苦读书 ) 俞清瑶一呆。
怎么又传出跟前世一样的流言?
当初未经世事的自己就是听了底下人有心无意的话,动了嫁给表哥心思。想着外面再好,不如舅父家人口简单,又是骨肉亲戚,给舅母做媳妇,总好过外人。不想杜氏开始对她还算和善,后来察觉她的心思,那一系列手段……冷不丁打了个寒颤。顾不得夜深了,连忙从温暖的床上爬起来,“嬷嬷,快帮我!”
“姑娘?怎么了?”胡嬷嬷惊讶问。
“我要去凝晖堂。”
“可夜深了,什么事情明天去不也一样?”
俞清瑶透过窗棂,望望外面黑压压的夜空,听着呼呼刮着的北风,抿了抿唇,目光中露出一抹坚毅,“不能等!万一……就麻烦了!”最好赶到舅母知道流言前,从源头掐断!
胡嬷嬷阻止不了,只好服侍俞清瑶换上葱绿折枝银红牡丹的织锦袄,外罩着大红羽纱斗篷,别人跟着她不放心,亲自陪俞清瑶走了一趟。
凝晖堂。
越接近年关,这上上下下一家子的事情就越没完没了。当家主母杜氏正在与李春家的对账,别看比往年只多了两个主子,可厨房、浆洗、针线,乃至采买,多出不少事情来。事情琐碎,一时顾及不到,怕要多出“怠慢”的名声。还有原来杂七杂八的内务,直闹得人头疼。
“这五十两银子,先送到京郊的田庄吧。庄头李大说得有理,那边的屋舍十多年没修葺了,除了修建外须得买些米粮、被褥给孤寡老人预备着,不然一场雪接一场雪。要出人命的。”
俞清瑶来时,杜氏正在吩咐着。外面人禀告,她还有些讶异,“你这丫头,半夜的怎么来了?有什么事情,叫丫鬟过来说一声就是。”
“清瑶来得匆忙,打搅舅母了。”
“什么打搅不打搅?”亲手扶起屈膝行礼的俞清瑶,杜氏脸上带着恬淡的笑意,不知是否夜色的关系,她看起来比白日更加慈爱。
“你舅舅在外应酬——快过年了么。同僚之间走动的频繁。我闲着无事,便找些账本来看。”
俞清瑶拿眼略微一扫,看到“炭火”“赏钱”“礼单”的字样,底下还有一大叠。知道舅母是真的事忙。斟酌了下言辞,先顺着口风感慨了下身为当家主母的不易,夸赞杜氏掌管府中上下的辛劳。然后才蹙着眉,提出自己的要求。
“本不该再麻烦舅母了。只是弟弟毕竟年纪大了,又是外男,继续呆在内院不好。而他就我这么一个亲姐姐,我也不放心他……”话说得非常委婉,从清风苑搬出去。是有正常的、必须不可的原因,与其他事情无关。
杜氏劝说。“皓儿过年才九岁,过两年搬出去也使得。”
俞清瑶摇头道,“这是舅母关爱。可早一天、晚一天,有什么分别?清瑶知道,清风苑是外祖母住过的地方,舅舅舅母特意安排清瑶住那里,是真心疼爱之意。可弟弟一旦搬离内院,从清风苑去看他便难了,他也不能随时随地来看望我这个姐姐。”
“舅母本来事多,本不该再给您多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