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九十八章 银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九十八章 银票 (第3/3页)

不想外人知晓的事情,底下做奴婢的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岂不惹祸!

    转眼到了过了小雪、大雪,到了除夕正旦。舅父贵为礼部侍郎,凡属节日必然忙碌,皇帝、皇后寿诞所设的“大宴”,皇子“婚礼”,公主下嫁,“赐宴”及以及其他庆典之设宴,均要细心准备宴会上陈设、应用物品,序百官之班次,分别定其礼节。乱了一丁半点,就是丢了朝廷的体面。而丢了朝廷的体面,多少人要掉脑袋,才能赎罪?

    至于舅母管着整个安庆府邸,同样忙得脚不沾地,光是给亲朋好友送年礼,就是一团乱了。

    临水轩母女三人,自是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添麻烦,每天安安静静呆在屋里。俞清瑶呢,自从跟姨妈表姐们扯破了面皮,也不用假惺惺的应付她们了。若是丽姿偶尔讥讽她对长辈不敬,亲姨妈也漠不关心,她便去临水轩坐一坐,不管沐天怡怎么装柔弱,打亲情牌,她总是**的,瞅个空隙刺上一刺,气得临水轩就差在门匾上贴“不欢迎”了。

    这个年,注定过得记忆深刻。

    杜氏再三挽留,大金嬷嬷还是告辞离开了。据说她在本家有个侄子,愿意供养她为她送终。人老了,讲究落叶归根,大金嬷嬷一辈子见惯荣华,没什么其他奢望。送别的时候,俞清瑶塞了一只亲手做的荷包,里面放了两百两银子——不多也不少,想来那远方的侄子不是太贪婪的话,足够给大金嬷嬷养老的花用了。而小金嬷嬷女红做的好,就留在俞清瑶身边。

    令谁也没想到的是,亳城的俞家那边居然也送了年礼来。虽说是些不怎么值钱的风土特产,沐天恩却很高兴,认为这是俞家发出和解的信号。

    毕竟是血脉相连嘛,怎么可能一点也不关心呢?

    休沐在家的时候,他畅快的唤了姐弟两个来,郑重的把一封信笺交给俞清瑶手里,捋着胡须,眼中一片欣慰,“老爷子是惦记你们的啊!看,亲笔写信来。快拆开看看吧!”

    “姐姐,是太爷爷写的信?写了什么,姐姐快念给我听!”

    小家伙迫不及待的抓着俞清瑶的袖子。

    俞清瑶对本家如坚冰一样的怨忿破了一道缝隙——曾祖父在她心中的地位,毕竟不是常人能比的!同样很想知道曾祖父写了什么,赶忙拆开。

    然后愣住了。

    里面装了一张银票。

    大周朝最有名的大通银号,通存通兑的“一千两”银票,如假包换。

    俞子皓呆住了,声音干巴巴的,带了些疑惑,“太爷爷不是把母亲的嫁妆送回来了吗?特意送来银票,是什么意思啊?”

    俞清瑶身子晃了晃,死死咬住自己的唇,才能不让怨艾的情绪流露出来。

    “是太爷爷担心我们!他怕我们缺少银钱花费,所以才送来!”

    刚说完,反应过来,说错话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苦读书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