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四章 诗集后续问题(2) (第2/3页)
“啊!为什么抓人家知州大人啊!”
“还能为什么?总要有个替罪羊啊!”元姗儿一针见血。她瞧了一眼茫然的珊瑚,眼中泛起一丝同情——还记得清瑶说过。这丫头是周大人送来的,难得她身处侯门富贵地。还记得旧主人。
珊瑚呆了片刻,忽然找到救星,胡乱爬着到俞清瑶脚下,不住的磕头,“求求姑娘了,求求姑娘了……奴婢自幼在周大人府上长大,亲戚好友都在那里……”
俞清瑶本不想管——她自己还保护不了自己呢,再说,这事情牵扯到皇家,根本就不是她能过问的!但,珊瑚毕竟是她预备的大丫鬟人选之一,只能抬眸,求助的望了一眼元清儿、元姗儿、元少卿一眼。
没等她开口,元姗儿直接冲元少卿道,“八哥,你消息广,帮我们姐妹查查呗!”
“只是查探消息,容易。可是要把人救出来……”
珊瑚连连磕头,“奴婢不敢奢望。只要知道父母亲人平安就足够了。”
元少卿笑着,“第一次见妹妹,没什么拿得出手的礼物。打探消息而已,小事一桩!”
俞清瑶屈膝行礼,“那就先谢过八哥了。”
虽然元少卿轻易而举的答应了,可她没那么轻松,颇含深意的望了一眼珊瑚,准备回去再好好询问——即便是抄家大祸,也甚少牵连底下仆人的,珊瑚在周家的身份,真的只是普通奴婢?那大可以私底下求助,把她的父母亲人买回来啊!没必要故意当着国公府的人哭泣哀求。
……
另一边,寿宴上觥筹交错。邓氏年纪有些大了,不胜酒力,让媳妇替自己招待各家贵客后,自己在秦嬷嬷的搀扶下,进内室更衣。俞清瑶身边的吴嬷嬷不知怎么,竟然也进来了,而且悄然无声的,竟没几个人知道。
跪在邓氏脚边,吴嬷嬷泣不成声,“……唐玲不知道表姨母一番好意,竟然……”
“罢了,你且起来说话。”邓氏使了个眼色,秦嬷嬷立刻出去关上了门。
“现在不怨恨我把你留在俞家丫头身边了吧!”
吴嬷嬷羞愧的连连点头,“方知道表姨母是一番好意,都是唐玲见识短浅。”
这一幕为何发生,还要重头说。
吴嬷嬷原本是良家子,本姓唐,应该称呼唐嬷嬷才是。因卖身为奴,不敢有辱先祖,就把本来姓名掩下,只让人称呼夫家的姓氏,倒让人把她本姓忘了。俞清瑶曾经奇怪,她凭什么本事,能挤下国公府众多管事娘子,抢到给元菲儿陪嫁的身份?原因很简单,她是邓氏的娘家亲人!
邓氏的母族姓唐,跟吴嬷嬷是没出五服的亲人。
血缘上的亲近,使得吴嬷嬷先天具有优势。加上她本知书达礼,略微一调、教,不比其他人强上许多?
再说唐家怎么败落,那就牵扯到广平皇帝登上帝位,多少家族一朝分崩离析,太远了,且不谈。只说吴嬷嬷一生操劳,只有两大心愿,一是儿子文通,二是女儿珍珠。
陪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