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六一章 功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一六一章 功臣 (第1/3页)

    天还是灰蒙蒙的,东方隐约一线曙光,朦朦的把天地之间的地平线线清晰的分割(古代剩女重生记一六一章功臣内容)。文武百官已经肃容整衣,按部就班的排着序列,通过左、右掖门,前往金銮殿。疆域广阔的大周朝,这里便是权利中心,每天下达的指令,关系数以万计的民生、福祉。

    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后,声音洪亮的太监轻摆拂尘,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臣有本……”

    “臣有本……”

    两个迫不及待跳出来的,都是御史台的官员。御使有风闻奏事的权利——风闻、风闻,即使说错了,也不能因为人家听风就是雨责罚。所以,别看御使官职不大,实打实的一杆枪啊!

    一个参奏辛酉科探花俞锦熙,“无诏不得返京”,居然自私回京了!昨日有不少百姓证实了这一点,俞锦熙无视圣谕,罪大恶极!另一个奏本差不多,骂得是俞锦熙既然回京,怎么不向当差的衙门复命,反而在青楼妓馆过夜,有辱读书人的体面,也违背了朝廷的律法(古代剩女重生记161章节)!

    这两人的奏本一宣扬,顿时引起百官议论纷纷。近一年来,谁不知道大名鼎鼎的“诗仙”啊!要是没读过俞锦熙一二首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懂诗词了!也有资历深、权位重的,不太买“诗仙”的帐,尤其是武将为主。

    “陛下,俞锦熙不尊圣谕,请陛下圣裁!”

    着龙袍、坐龙位,威严无比的广平皇帝目视一圈文武百官,“众卿家,既然俞探花回来了,宣他上殿吧!”

    “圣上有旨,宣酉科探花俞锦熙觐见~~~”

    “圣上有旨。宣酉科探花俞锦熙觐见~~~”

    金銮殿内一声喊,殿外又是一声,宣旨的声音拖长了。在人人缄默,郑重、严肃的气氛下,须知皇权威严。谁也不敢掉以轻心。穿着素淡青色直缀的俞锦熙,头戴士子方巾。以“白身”的身份,雄赳赳、气昂昂,目不斜视的穿过盔甲枪戟士兵,直接进入金銮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待皇帝命“平身”,他便卸下背着的长柱形状的物件,当众打开,武将骇了一跳。文臣勉强支撑——所有人都知道,俞锦熙不可能在金銮殿上行大逆不道之事,可在金銮殿把随身携带的东西打开,一般人谁会干这种瓜田李下、说不清楚的事情?

    “微臣幸不辱命,历时十载,终于完成‘北域大漠图’!”

    “哈哈哈,朕就知道,爱卿不会让朕失望!快快平身、快快平身!”说罢,万万人之上的皇帝竟亲离了金銮宝座,下了丹陛。扶起俞锦熙,并伸出“龙手”,按住了地图的轴头。而俞锦熙会意,卷着轴尾慢慢后退。随着君臣距离的拉开。地图也渐渐显露在百官面前。

    北域大漠图,全长三丈五尺,高九尺,以北疆最结实、牢固的白棉布做底,上面河流、高山、沟谷、以及沙漠,标注的清清楚楚(古代剩女重生记161章节)。它的存在,自然不会是俞锦熙出了北疆,到了更遥远的北方旅游了一圈,而是大周朝对北疆以北、以西的蛮族,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蛮夷,一直是大周的心腹大患。举朝上下,谁不痛恨游牧蛮夷每到粮草饥荒时,便来“打草谷”,动辄屠城、杀害妇孺的灭绝人性的战争?最慈善的老妇人,也会痛骂蛮夷的血腥,最热爱和平的僧道,也会怒指蛮夷的罪恶。

    后代史书上评说广平帝,晚期玩弄权术、杀戮过多,连亲子也不放过的坏的一面,也有初登基时的“励精图治”,也有虚心纳谏、劝农桑、使百姓休养生息的一面,而且其征服东夷,安抚南疆,秣兵历马对北疆用兵,文治上编撰《广平大典》,当得起“雄才伟略”“文治武功”四个字。

    当然,野史上也有道广平帝不愧是天子,上天钟爱啊!不然,老天能派下文曲星(俞探花)万里迢迢,绘了北域大漠图?前朝好几个皇帝不是没有兴兵的意思,可派出了几万人马,全部折戟。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