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一章 亲迎 (第2/3页)
性格爽朗大方。再加上她的清一色女子侍卫队,很是带动了气氛。棒打新郎,就连伴郎一起“痛打”了,折磨得外面跟在新郎后面看好戏的男儿一个个叫苦不迭,心甘情愿的饱受粉拳的蹂、躏。
不知是否错觉,俞清瑶好像听到景昕的声音。
“传闻烛下调红粉,明镜台前作好春,不须满面浑妆却,留着双眉待画人。”
等等!不是她幻听,也不是耳朵出了毛病,真的是景昕在念催妆诗!
她是看过齐景暄写的信笺,格调清新、才华不弱,随意诌几句诗词都不会?就算是,提前写好了也行啊,怎能让弟弟代念呢?
仿佛看懂她的疑惑,胡嬷嬷按住俞清瑶的肩膀,用沉着的语气道,”齐世子代兄亲迎”。
一句话,就把俞清瑶强装的镇定打消了!
什么?齐景昕亲迎?
脑中一想,顿时想明白了——婚礼中有一想必不可少的环节,射轿门!纵然齐景暄身怀武艺,但让一个失明的人射轿门,还要连射三箭!怕是她不惧怕,周围的宾客也会害怕的躲得很远吧?再者亲迎的人要应酬宾客,要骑马游街,对于齐景暄而言,的确是个麻烦。
兄娶弟迎,也是一条规矩。照这样说,齐景昕过来亲迎,也是情有可原。
奈何,俞清瑶上辈子唯一真正动过心思的人……就是景昕啊!想起那时的她,偶尔做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内容全部是景昕!如今幻想变成实际,齐景昕果真“亲迎”她过门,这种滋味,着实难以外道。
听齐景昕一连念了三道催妆诗,胡嬷嬷着急的把鸳鸯戏水的红盖头给俞清瑶盖上,翁氏则过来不由分说的搀扶她出门,“瑶儿姑娘,嫁了人就是人家的人了,再也不能任性了。姑娘没有嫡亲的生母在一边教诲,表舅母托大教你一回:到了夫家,相夫教子、孝顺公婆是顶天的大事,切记不可怠慢。”
俞清瑶听了,谨记在心,即刻收了所有不该有的心思——前世的过往都烟消云散了,如今的她有舅舅、舅公可以依靠,虽然多了不靠谱的母亲,但也有父亲驰名天下,比较得失,比前世当真是好得太多!而且这一生几次见景昕,再也没有怦然心动的感觉,可见他们的缘分早就断了。现在,她即将成为景暄的妻,景暄是个温柔的人,对她也有几分情谊,相信她会幸福的。
最后背俞清瑶离开国公府上轿的,人选有三个,亲弟俞子皓、安庆侯世子沐薄言,以及国公府长房大少爷元少卿。以血缘上,应该是俞子皓,可无论俞锦熙还是俞清瑶自己,都不大希望俞子皓来承担这个重任,便借口俞子皓年幼体弱,拒绝了;接下来沐薄言的机会也很大,可谁让他一时头脑发昏,竟然在俞清瑶入宫时上书求娶啊?为了不让未来准夫君忌讳,忍心推拒了。因此,只剩下元少卿了。
各家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