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四章 旧友 (第2/3页)
孙嬷嬷过来,跟齐国公打了好一阵子的口水战。长公主的意思,一来,她地位最尊,其次,景暄几乎是她一手带大的,先到公主府拜见她有何不可?而齐国公呢,这些年跟难缠的丈母娘打交道·也不似当年毛头小伙、全无主张,拿捏了齐景暄姓“齐”,是齐家的子孙,理应在祭拜齐家的先祖,于是丝毫不让。两拨人在才挂牌的“安乐候府”门前,都放了眼线。小夫妻的车轿若是往齐国公府方向·那长公主派来的人就声泪俱下,控诉着“忘恩负义”;若是往长公主府去,国公府的人就指桑骂槐,话里往外暗指“忘了祖宗”。
两强相争,害得新妇左右为难,不能拜见长辈,这也算一大稀奇景观了。看热闹的人围着安乐候府笑呵呵的,还有人打赌景暄夫妻到底先拜见谁?更有人发出智慧的叹息:结亲,就是结两姓之好,千万别弄成这样,跟仇人似地,夹在当众为难的,是孩子啊!
至于处在事件中心的齐景暄却是不管这些,回府之后谁也不大理会,只是拉着俞清瑶往内宅中休息,“忙了一上午,累到了吧?先歇一歇,过后让管家带你往府中各处走走。 [] ) []”
“可是,还没有拜见长辈,我怕……”
“这个你且别担心,我已经传话过去,最迟明天。要是明天商量不出一个章程,就不过去拜了。横竖我已经独立门户,成家立业了。”
俞清瑶听得蹙起了眉尖,很不放心,这不是威胁吗?
“那长公主跟公爹听说了,岂不是很生气?”景暄的脸上挂着淡似无的笑意,“生气就生气吧。他们明知朗出来让你我难堪,还不是做了?”又按着俞清瑶的肩膀,语重心长道,“往后这样的事情还很多。你没听过一句话?‘顺了哥情失嫂意,,不管你怎样,总有一方不满意。两边都是长辈,叫人怎么办?孝顺孝顺,并不在一个顺字。把孝放在中间,其余都是枝微末节。”
景暄的话多么有道理,俞清瑶马上就知晓了。
次日,此事得到完美解决。
长公主不过是面子上下不来,并非要在大喜的日子给齐国公难看。于是次日清晨齐国公下了早朝,亲自去长公主府请,做足了姿态,把岳母请到国公府。府中上下都是恭恭敬敬的,不敢有丝毫慢待,长公主这才挑了挑眉,没鸡蛋里挑骨头了。
待把长公主安顿好,已经是日晒三杆,这才通知隔壁的安乐候府的小夫妻,“调解已毕,可以过来拜长辈了!”
于是乎,齐景暄和俞清瑶携手姗姗而来,一夜好眠,两人都精神饱满、神采奕奕——因为知道今天拜长辈,内里暗潮汹涌,针锋相对,必定不会少啊!不攒足了精力,怕是熬不过来呢!
国公府的人丁不多,主要是齐国公虽然姬妾众多,但正妻娶的可是长公主的掌上明珠,怎么敢明目张胆的给姬妾名分?一个有正式聘的妾侍、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