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六九章 帝王之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二六九章 帝王之心 (第2/3页)

殉情的。微臣没见过谁离开谁,就活不下去。何况我的喆喆年轻,善良,可爱,要才有才、要貌有貌,至多请皇帝再赏些恩宠。不怕她下半辈子过得不痛快!”

    “哈哈哈!”

    皇帝这回笑得非常畅快,“朕御极三十多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虚伪的狡诈的,真贤良和假贤良的,唯独只有你,敢在朕面前表现的这么有私心!”

    俞锦熙垂下头,嘴角泛着轻松的笑意,“臣是什么样人,陛下清楚,便是想隐瞒,又能瞒得过吗?与其费心的隐藏自己的真正目的,不如痛痛快快对陛下言明。陛下心宽若海,能包容天下,微臣这点小心思,哪会看在眼内。”

    “就如十六年前,微臣在陛下面前叩首发誓,愿往北疆,不画出北疆地图誓不回京。陛下问臣,年纪轻轻,为什么想不开?臣永远记得自己当年的回答:功名之心,世人皆有,弘瞻(俞锦熙的字)也有。可是取得功名利禄,固然能让弘瞻痛快一时,却痛快不了一辈子,弘瞻也不想做个禄蠹。愿去北疆,一为天下黎民,不负金殿探花之名;二为陛下青眼,不复陛下爱护之恩。三为……为此生能做到不可能做之事!”

    说到这,俞锦熙的嘴角深深抿着,似乎想到什么痛心的事情。

    皇帝也沉默了,许久,才叹息的说道,“你的心,朕懂得。罢了,不提这事。”

    “说起来朕都没想到,小小几个东夷使者,闹出这么大的乱子。朕的文武大臣,平素里看着道貌盎然的,被暗地里收买拉拢、挑拨离间,终日争吵不休,连表面的和善都维持不住了。”

    皇帝说得轻巧,其实因东夷问题引发的,是一个很严重、很广泛的分歧——主战?主和?不同于仇恨无法化解的北狄,跟东夷的和平,是众望所归。主和派以大部分文臣为代表,觉得东夷早就臣服,自降“帝号”为“国主”,步步紧逼又何必呢?劳民伤财。况且三十多年前老国主过世后,现任皇族早就不是正统,在民间的声望不高,不然也不用迎请长公主回国了。水滴石穿,拿出水磨工夫,早晚把东夷皇族取缔,纳东夷于版图之内!

    主站派也态度鲜明,东夷明明吃了败仗,又遭遇天灾损失,需要大周财力物力的支持,还敢这么嚣张,不彻彻底底打得痛了,打得求饶,怎么会服气?

    因东夷的使者,把京城里大小官员的派系都显露出来。其中,几位成年皇子的态度,尤其让人琢磨不定、发人深思。

    皇帝故意留中不发,大概是想看看几个儿子的表现吧。可惜,没有一个让他满意的。主战的,他嫌弃热血冲动,将来肯定治理不好江山;主和的,他厌恶性格软弱,没有为人君主的强悍魄力。

    其实哪一种选择都是对,哪一种选择都是错,关键是,出发点?被底下人撺掇着,摆布着,没有主见,才是真正让皇帝失望的原因。随手丢了几个折子,

    “你看看。有的劝谏朕,给东夷颜色的,有的则谏言答应东夷的条件。”

    俞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