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四章 决不罢休 (第1/3页)
吴光熙的问题十分刁钻,竟是站在孝道的立场上明言长公主不该由外姓的景暄夫妻奉养。俞清瑶早就寻思过了,因而回答起来,又快又狠,丝毫不留情面,
“吴大学士何出此言?祖母和外祖母于旁人或许有所区别,但我夫君自幼失恃,世人皆知,他虽在齐国公府长大,但国公爷四处征战,府邸并无长辈,全靠长公主一人辛苦教养。论情分,比一般祖孙还亲密些!
再者,别说我夫君是长公主的孙儿,是唯一的血脉,纵不是,凭长公主对大周的贡献和牺牲,她不该受黎民百姓的供养吗?天下百姓都可以,独我夫君不可,这是什么道理?”
长公主年纪轻轻、风华正茂时,为和亲远去东夷。后来又为大周利益,先后失去的丈夫、四个儿子,守寡三十多年,风骨令人钦佩,对大周的贡献……估计没人能抹煞吧!老百姓心中自然有本账——比起天生下来享受富贵,还飞扬跋扈、仗势欺人的勋贵、皇室子孙,长公主这样于国于民有过大贡献的,当然好感更多!
围观者都沉默了,心理被俞清瑶的话引导着,想到一个问题:为两国和平而去和亲的公主,回家后都不能安养到老,还得回到和亲故国才有香火祭祀,那还有天理吗!
俞清瑶说完,又加上一记重压,“何况去东夷便好了吗?东夷老国主早已不在,现任国主只是老国主的远方侄儿,吴大学士你是为了长公主的百年大计,还是为自己沽名钓誉的私心!”
吴光熙气得吹胡子,“老夫当然是为长公主着想!”
“是吗?”俞清瑶轻轻的一转身,眼中含着水意,看着围观的群众,语带悲愤,“您可真是好心!”声音拔高了几度。
“好心让我祖母离乡背井,去那没有一个亲人的地方,好心让她看个远方侄子眼色过日子!俗话说,人离乡贱。长公主年事已高,你不管她身体经不经起折腾,执意逼迫,还好意思诞着脸说为长公主着想!
您是大学士,懂得礼义廉耻,信任东夷,相信他们会对长公主毕恭毕敬、嘘寒问暖。可惜小女子我却不信的。自家的老人,相隔不到两个坊市,可小女子若不隔三差五的问候一声,细细询问底下人长公主的衣食住行,都无法安心,何况去那么远的地方!众位,若换了你们,可愿意把自己的父母亲人送到天涯海角、至死不能相见的地方?便是那边人发誓说会待你亲人好。你们相信?”
“这个……红口白牙,谁知道真的假的?不亲眼看着,信才奇怪!”有人接口道。其他人也议论纷纷。“好心”?越看越像私心啊!
俞清瑶见群众的情绪渐渐调动起来,再次来记狠的,
“如要小女子相信,除非东夷国主愿意以‘嫡母’身份迎接长公主回去!国夫人以‘儿媳’每天晨昏定省,所出王子王女皆称呼‘祖母’,不能稍有不敬1如此这般,我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