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2二章 薨(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三2二章 薨(上) (第2/3页)

恶的威吓着,唬得所有小孩都安安静静的。

    俞清瑶的前世中,俞家老宅早在广平三十三年就被查抄了——皇帝还是念及师徒情分,所以在老爷子过世后才对俞家抄家,因此,老爷子本应该在三年前就撒手人寰。却不知因为什么事情,熬到油尽灯枯,迟迟不肯咽下最最后一口气。

    钱氏的次子,雪瑶的父亲,含着眼泪对着俞锦熙,“三弟,你可算来了!祖父等你等得心焦啊,你快过去看看吧!”说罢,扯着俞锦熙,用力往台阶上推。

    俞锦熙多年没有回家,可对俞家人什么禀性太了解了,知道这个二哥或许对垂危的老太爷有几分真感情,但这会子,说的这些话,多半是动了疑心——以为老爷子要把多少私产留给他呢!若现在他立刻进了老爷子的屋子,怕是怎么也洗不清了。

    天地良心,他真没打算接受俞青松的半分财产!

    所以,他压根不打算单独见老太爷,下摆一撩,直挺挺跪下了,砰砰磕了三个响头,“祖父,锦熙回来了!您老人家放心,您一生的基业和理想,孙儿一定会帮您实现。您老人家放心吧!”

    所有俞家的人都惊讶了起来,一双双夹杂着疑惑、猜忌、无知的眼睛关注着,俞锦熙并不在乎多少人的目光,仍是大声叫喊着,把帝师的生平一一到来——

    少时家贫,为读书费尽心思,及至中了秀才,才勉强温饱,得以成家。熬到四十,方一举成名,进了翰林院。翰林院清苦,仍旧坚持不懈的读书,充实自身……

    这个过程可以一笔概括,也可以大书特书。求学期间的小故事,中举后瞧不起的人都过来认错道歉……在俞锦熙的口中,变成了比传奇话本还要传奇的过程。他的口才极好,在场的俞家人因是关系自家长辈,都认真倾听着。某些很少亲眼见到帝师的俞家后辈,还觉得很新鲜,暗暗的想,原来曾祖父年轻时候读书那么辛苦。

    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能成为宰相,成为帝师。如果按部就班,年过四十方才进入翰林院的俞青松,大概一辈子也就留在这个清水衙门,管理着前朝、今朝的书籍,本本分分的到老、致仕。可天才分两种,一是少年成才,其次便是大器晚成。俞青松明显属于后者,他是天才中的天才,后劲勃发,一无背景,二无靠山提携,竟然凭着自己的努力,成为堂堂帝师!

    这期间,单凭学问能行吗?

    还需要惊人的胆识,敏锐的目光,强大的手腕,以及某种……超出常人的东西。不然,隆正后期的官宦子弟、世家大族,多的是年少俊杰,接受的是最好的教育,拥有最丰厚的背景,可他们怎么一一落马了。

    俞轻松最强大的,除了他慧眼如炬,选定了还是郡王的广平,不离不弃,更因为,他是个有理想、有坚持的读书人。他做宰相做帝师的时候,不似隆正前朝的宰相碌碌无为,尸位素餐,把宰相当成皇帝的应声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