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二三章 祸从天上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三二三章 祸从天上来 (第1/3页)

    钱氏的身世暴露之后,御史台的众多御使诡异的没了声音——这种大好时机居然没上参奏?岂不是有损御史台的名声?他们的犹豫和保持沉默,不是受任何权贵势力的警告,而是摩拳擦掌了一番后,惘然的不知该参谁!

    要说欺君大罪,那是仅次谋反的大罪了。可此案的关键在于,帝师俞老爷子是不是明知故犯?把自己的外甥女代替那位不知名姓的救驾功臣?再往深处挖掘,那在危难时机给皇帝一碗稀粥活命的女子,旁人没见过,皇帝能连恩人的真面目都不晓得?能随便什么人代替,皇帝就信了?

    说这话的人,你是不是在鄙视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

    所以遇到装糊涂的皇帝,伤不起。

    御使们伤透了脑筋。钱氏身世闹得这么大,始终不发一言实在说不过去,可是真要表示点什么……又发现左右不讨好。参帝师俞青松吧,他老人家已经过世,不说他的门生故旧,只说告一个死人,还是皇帝的老师,赢了未见得有光彩,失败肯定要遭受骂名。况且欺君欺君,皇帝早就知道钱氏的身份,甚至三十多年装聋作哑默认了,还怎么以“欺瞒”的罪名参?

    转过来转过去,这才发现被欺骗的,从来不是皇帝,而是众朝臣以及毫不知情的天下百姓!

    律法没有“欺民”这一条,也没有说明皇帝骗了臣下该如何如何。满朝的文武大臣只能把怨气吞到肚子里,假装……假装皇帝不是故意的吧!

    随着钱氏身份的大白,俞锦熙的身世也不再是秘密。他是真正的救驾女子的后人,难怪一直受皇帝信任。有心人还猜测,让俞锦熙姓“俞”,有个堂堂正正的身份,是暗地里的交易?如此,便说得过去了。

    聪明的人此刻十万分警醒,盯着驸马府和御史台。时时刻刻观望着,预备随机应变。不过哪里都少不了一些二楞子,钱氏身份大白后的第三日,便有人上折子参奏了。

    被参的对象不是帝师俞青松。而是俞家满门上下!

    钱氏到底有没有救过皇帝,俞家人朝夕相处,能不知道?所以欺君之罪,无论如何也不能单单算到老爷子一个人的头上。要是有罪,大家一起罚!此奏本一上,顿时若石破天惊。自古来祸不及家小妻儿,哪有似这等连仆人也算在内的?竟似一条活路也不给了。

    皇帝……明发了。随着各地邸报的传播。天下各地都知道了。目前而言,皇帝的态度十分暧昧不清。对钱氏,默认了快四十年,怎么现在才开始反驳?真想治罪,用什么罪名不能,皇帝为何用这种会伤害他英明名声的做法呢!令无数琢磨皇帝心思的人,抓破了头。

    ……

    安乐候府。

    俞清瑶看着邸报,忧心忡忡。她一点也不关心钱氏最后的下场。可是暴风雨要来,她分明看到皇帝背后扬起的镰刀,跟前世一般。要把俞家除之而后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