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五章 登基 (第1/3页)
广平皇帝的出殡定十月初九。从丑时开始忙碌,在太庙祭过天地祖宗后,皇室宗亲、文武百官,包括边疆和地方赶来的所有三品以上官员披麻戴孝前往寝陵。一路浩浩荡荡,前面有六十四人执旗引幡,七十二人抬棺與杠,后面是四百人的卤薄仪仗队,手持法器、焚烧用的纸人纸马、楼库器皿,以及各种殉葬物品。至于诵经祷告的道士和尚,更是数不胜数,放眼望去,绵延十几里,蜿蜒如河竟看不到底。
多达几千人的送葬队伍,外围还有虎贲卫、内廷侍卫等,幡旗纷飞,纸钱飘洒,经声回荡,钟磬凄凉。沿途,各级低品官吏以及自发来的士民百姓,跪在路边迎送,端的是肃穆庄严。
一代帝王的陨落,不管生前是功是过,死后的哀荣是足够了。
丧事之后,紧接着就是新皇登基大典。先前在灵前封诏继位的周端敬,正式龙袍加身,率后宫妃嫔及子女,祭祀过列祖列宗,正式登基,改元“端宸”。大赦天下!
文武百官都有封赏,自然少不了原就是安乐候一品夫人,加柔嘉郡主的俞清瑶了。她的封地又增了,此外还赏赐金银珠宝、珍稀药材、珍奇毛料等等,在诸外命妇中头一份。
连带安庆伯也因“勤恳、忠君”,恢复侯爵,虽然只是稍微升了一阶,变成三等侯爵,毕竟也是“侯爷”了,比伯爵好听多了,沐天恩感激无比,对端王感恩戴德——他还不知亲妹妹沐天华遭了毒手。
至于俞子皓,他的身份仍就是俞锦熙之子,似乎新皇没有让他认祖归宗的意思。当然。对这个儿子端宸皇帝是在意的,登基后的头一等大事就是开恩科,理所当然的取中俞子皓为进士。而俞子皓十年苦读不是白费的。文章做起来花团锦簇,不似一般书生纸上谈兵,条理明晰、思维严谨。还做得好诗,殿试中公认的点了头榜探花。
外臣欢欣鼓舞。认为江山代有人才出,这是文兴昌盛之兆。
不到百余日,谁都忘记了被朝臣认定的国之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