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四章 往事 (第1/3页)
俞清瑶听得苦笑连连。上天的宠儿,这是说她吗?她有什么资格成为“上天的宠儿?”若非说话的人老观主,一个没有必要以谎言哄骗的人,否则俞清瑶一定以为对方在讥讽她。
“夫人以为老道在说笑?啧啧,看来夫人对自己的境遇萦挂于心,始终无法忘怀啊!不过‘凡事皆有两面性’——此乃令祖母所言。老道与她相交一场,不得不承认她的精明强悍以及颖悟绝伦,是生平仅见。夫人性情胜她百倍,然而聪慧程度却远远不及。”
俞清瑶抿了抿唇,“道长可否与我说一说我的祖母……她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嘿嘿,这个么……”老观主摇摇头,并不是拒绝,而是幽幽一声叹息,似乎陷入了尘封的回忆,“千人千面,大约每个跟她相处过的人都会有不同看法吧!不过老道与她相识得久,算是见过她最多面孔的人了吧?第一次见,记得那是四十年前,也是隆正四十二年的冬天。老道随同师尊受荣国公次子邀约前往荣国公府贺寿,遇见了当时年仅十二岁的令祖母。”
“那么小的祖母……”俞清瑶惊讶,随即想到当时祖母的身份,应该只是荣国公府的一个小丫鬟。还不是家生子,而是外面买来的。这样的丫鬟,再聪慧美丽伶俐,想要出头也难,是怎么引起贺寿的客人注意?
“那夜的烟花十分美丽,歌舞不休,美酒佳肴,觥筹交错……”老观主一边回忆国公府夜宴的省会,一边缓缓的絮叨着,脸上露出怀念的表情,“她呀,当时就是一个小不点,上菜的都是容颜极美的妙龄少女。她跟在后面凑热闹。本来我不会对她有任何印象,因有很多跟她一样的小丫头偷偷来瞧,都穿着一模一样的衣服,梳着一样的包包头。怎么记得?后来,是宴上有人提议写梅花诗词,二公子自持诗才,可惜没有急智。我当时心想,‘怕是国公府的人要出丑’,忽然听到脆生生的小丫鬟拉扯着二公子身边的大丫鬟,念了两句话。‘雪胜梅花三分白,梅花胜雪一段香’,言语虽白,可越是寻思,越是有味道。”
“酒宴酣畅淋漓时,我见那二公子诗兴大发,又狂书了两手梅花诗‘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小院栽梅一两行,画空疏影满衣裳。冰华化雪月添白,一日东风一日香’。便知道背后有人操刀——呵呵,谁能想到会是一个小丫鬟呢?”
“这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诗才高绝,却出身卑微。后来又知晓她被卖之后,在国公府先做的灶上丫鬟,后来去的针线房,竟然一天书房也没呆过,才真正惊叹,世上当真有先天即知的天才,可惜是个女儿身。”
“凡俗有别,此后多年没有再见。第二次。便是在最富盛名的‘胭脂泪’了。老道那时候游戏人生,很是教了几个损友,某日被哄着去了青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