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六章 查明 (第1/3页)
“走水啦”“走水啦”火势一起,在晚夏的干燥季节立即变成熊熊大火。关键是看守安阳宫的宫人大部分都不在——在的都是某些人的心腹。这群人玩弄阴谋、行凶作恶在行,可让她们迎着大火勇敢的奋不顾身,就难了。一发现火起,都指望别人救火,自己立马四处逃命去,还一边跑一边大喊走水。日后被问起来,也有话回,今天不是万寿节么,来了那么多的贵人,万一伤到那个岂不是大罪?
就这样,俞清瑶放的火,本是能轻易扑灭的小火苗,看着厉害,其实宫外有两大硕大的水缸呢,只要几个力气大的,来来回回挑个几趟就能扑灭了。谁也没想到最后演变成将安阳宫及周边三大宫殿变成焦炭的大火——时称端宸年间最骇人听闻的大火!
事发之后,俞清瑶衣衫略有凌乱,整理后就施施然回到皇后寝宫。其时宴席还未散,火势也尚小,旁人问起她可知安阳宫发生的大火,她淡然的回复,“清瑶逗留不久,怎会得知?”不过换了条裙子,需要多少时间啊?除非那暗害她的人,指出她是被人控制自由了,否则就谁能把她跟纵火的罪名联系到一起?
可后来的情况,实在出乎意料!小火苗变成震惊朝野的大火,把好好的万寿节变成了一场疑窦丛生的惊天大案。到底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在宫廷进纵火?当整个安阳宫被烧完了,波及到周围宫殿,皇后坐不住了。她毕竟年轻啊。惜命畏死,且定力不深,再动听的奉承也听不下了,急忙派人去看。遥遥见火光冲天,那个黑气都顺着风吹来了,骇得人当场两条腿颤抖得跟面条似地。水火无情啊。前头七皇子并彭庶人作乱的时候,坤宁宫曾经被冲击过,后来大修——不比安阳宫等是老房子易燃,但也改变不了木质的结构啊!万一顺着风烧过来,岂不是大家一起没命?
于是,伺候皇后的宫人嬷嬷急忙劝说皇后赶快避到安全地点。皇后六神无主,但面临危险的本能让她选择了“聪明”的做法。征求在场的公主、王妃的看法,要走大家一起走!等所有人一起离开了坤宁宫,皇后心想即便要怪,也牵扯不到她头上了。
奈何,这样小聪明对于一般的家族是绝对讨喜的。绝对会让夫君及家中的长辈喜爱。可对于一国之母的皇后……太过小家子气了。要么,你就大胆沉着的一直坐镇坤宁宫,谁劝说也岿然不动;要么,你就一声令下离开,不要拖泥带水。征求别人的意见?可笑啊,什么时候国母需要征求别人的意见了,那些公主和王妃品阶都不如她,都能干扰她的决定,是不是她们反对了。皇后也会听从?
这场大火足足烧了一个多时辰。之后皇帝、太后、皇后夜宴时出现在城门楼与百姓同欢自然也取消了。文武百官也不在关注敬献寿礼时谁得的风头比较多,而是关心到底是谁放的火,暗自猜度着放火的用意,以及抓到凶手后的量刑?大理寺最善于办案的几个干练官员本来在万寿节是不能露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