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三章 谋反(下) (第3/3页)
姐姐?快来人啊!来人!”
……
端宸对沐天华的感情,其实比俞清瑶对她母亲的深多了。之所以先前忍下不问。是觉得自己明明放弃了,就不该优柔寡断、反复无常。没人在他面前说沐天华到底怎么死的,他就假装霓裳多愁多病身。也许是寿命到了,病死了呢?自我催眠了五年。待俞子皓毫不留情的揭开这道伤疤。端宸才惊觉,原来霓裳从来不曾消失。
他的心,一直不曾遗忘,霓裳给她的全部温暖和爱。
后、宫有无数女人,鲜妍明媚的多了,可那些怎么能跟霓裳比呢?霓裳的笑,是只为他一人盛放的花。霓裳的泪。是只为他一人凝聚的珍珠。霓裳是那么真、那么毫无保留的爱着他,还能有第二个女人么?没了,再也没有了!霓裳是独一无二的。
他失去的……他的挚爱。
也是这世间最美丽的珍宝。
回到宫廷的端宸,毫无疑问,再也无法从高高在上的龙椅上得到力量,摒弃他内心的强大思念——就算他说一万遍,霓裳已经不在了,应该向前看,不能翻旧帐坏了人心。可是为什么,一闭上眼。眼前都是霓裳微笑着,在窗后满脸痴痴等待他的模样。
他有多思念,心底就有多少怨结。
这怨,既是针对皇太后惠安。同时也是贵妃谢氏。因为他实在按捺不住,让人去了埋葬沐天华的乱葬岗,发现四周竟然有一些古怪东西,找人问过,才知道那时恶毒巫咒——诅咒永世不得超生!谁,谁会这么恨霓裳,害她死了还不够,要诅咒她永坠阿鼻地狱?
贵妃谢氏的好日子到头了。
端宸派人打探乱葬岗的时候,她身边就有人得到消息。当夜,她枯坐了一夜,直到天明。
为什么,为什么要谋害沐天华?原因太简单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端王妃自己把自己吊死了,最大的障碍自动清除了,这才激起她的野心。新进府的正妃无论心机还是宠爱,远远不如,只有沐天华一死,她就是端王府第一人——也是后、宫第一人。至于端宸会不会秋后算账,她本以为有皇太后参与,端宸自己也默许了,大概……能等到她的儿子长大吧。
等她儿子长大成人,封了王爵,那算账不算账,也没什么好在意了。
谁知道,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这一刻,她好恨!恨老天为什么戏弄人,生出沐天华这样的女人做她一辈子的情敌,也恨端宸的痴情,都五年了,还不能淡忘!更恨自己,为什么做不了让端宸痴心的对象?
身处权势中心,再多的情爱都会变了味——比若谢贵妃,她十岁跟了端宸,一腔真情都付了出去、论感情,何尝比沐天华对端宸的差了?不同的是,后者可以随心所欲的表达心中的爱意,而前者却不得不受身份卑贱的束缚。
不过,再多的情爱,也并不代表知晓端宸有对付她之心后,会主动放弃自救的权力。
她选择了,先发制人。
她背后的家族都依附在端宸身上,一旦端宸下定决心,她难逃一死,身后的娘家差不离也是抄家灭族!可想而知她的两个孩子,到时候什么都晚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而一搏!
“太子谋反”过去不到半年,新一轮的“秦王谋逆”又爆发了。因为事发时太突然了,谁也没想到,二皇子秦王是皇帝最宠爱的皇子,聪慧过人,且虚心待人,有端宸做亲王时的风采。而皇后的嫡子出生一年,已经病危三次,朝野都有认知,怕是嫡出一脉困难,那二皇子上位的可能性到达八成!何必谋逆?何苦谋逆?再等个三五年,不愁太子之位不落入他的囊中啊!
外人当然不知,谢贵妃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时间了。
这次谋逆牵连极广,因谢家上位后,谢家的诸多女儿以及男孙,都结了不错的亲家。还有谢家人的故交,友朋,加上门人清客,拔出萝卜带出泥,一扯扯出很多颇有权势的人家。端宸再一次被亲生儿子的背叛伤透了心,这一次,他决定不留情,皇家就该有皇家的规矩,不能顾念私情不顾国法,命人按照律法处决周止息——免了后来的儿子有样学样。
而惠安太后出来求情了——她只想打压谢贵妃,没想过彻底把谢贵妃一系全部清除啊!再说除去后妃可以,亲孙子那么大了,怎么能说杀就杀?一口咬定,里面有冤情,必须发回重审。
草拟记录圣旨的中书舍人,也在一旁劝说端宸,诛杀亲子有违天伦,恐后世春秋严苛,落下骂名。端宸登基以后一向宽仁,何必为此事损害了自己的百年后的清誉?不得已收回成命,命刑部再审。(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