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88、焦头烂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88、焦头烂额 (第2/3页)

外,与其他教师有很大不同,有许多实践性、研究性的作业,但现在,方圆更偏重于期末考试的成绩,因此作业也与考试的题型紧密结合,每天的作业质量实际上反映了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程度。对于典型的问题,方圆总是随手把问题记在工作日记本上,方便自己在下一节课反馈。批完作业,方圆就得问问方淑娟和梁萍今天的调课、代课情况,了解教导处还有没有其他需要处理的事情,然后理出下午重点抓初三级部的哪一门课程,有什么设想,挤时间跟姚长青和董梅汇报。

    所以,上午常常忙不完这么多的事情,中午跟孔双华说一点悄悄话后,方圆会赶到教室,给已经自觉坐在教室里学习的学生们点一点上午在作业批阅中发现的问题,提醒学生们注意。作业本发下去,改错的批阅,方圆已经抽不出时间,只能委托几个语文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如高雪青、文若星等来代批。再赶到三班,点一点注意的问题,再赶回教导处,处理下午要面对的初三年级的老师们。

    初三的老师,按照以往杨校长的工作习惯,常常是相对固定的,教完了这一届,下一届还教初三,方圆第一次带班就是带到初二,又回到初一,带了现在的3班和4班,并兼任4班班主任的。教初三的老师,平均年龄在40岁上下,经验比较丰富,像孔双华、宋国雄这样的老师,都是因为当时教的成绩不错,而初三的相关学科老师又因为有这样或那样的事情不能继续教初三,才有了教初三的机会。对于方圆这位年轻的教导主任,对于董梅这位相对年轻的副校长,语文学科还好一点,物理、化学、数学、英语老师对他们俩虽然还能称呼“董校长、方主任”,但其实心里并无多少尊重的成分。没有权威哪里来的威信?没有威信又怎能让“政令”畅通?

    所以,方圆累就累在,要全面地掌握这五个主要学科的教学规律、教学重点,更要在与这些初三老师交流的时候,把话说到关键处,少说或不说外行话。方圆才26岁呢,许多老的教导主任也做不到精通每一个学科,更不用说这个因为一次省公开课得到领导赏识而被提拔到教导主任岗位的只有4年教学经验的年轻人。

    周二、三、四、五,一天模拟测查了初三的一个学科,姚长青要求各学科教研组长,在组织批阅的时候,从严不从宽,深挖问题,每个班级,都要通过自己任教的一个或两个班级的模拟测验成绩,特别是错题分布,总结出班级下一步教学中应该努力的方向。教研组长把根据各班的情况总结,提炼出年级的该学科错题分布情况,打印出来,交到方圆主任处,由方圆进行全面分析。

    能胜任的工作,谁干起来都不会太累;不能胜任的工作,谁干起来都会人累心也累。方圆焦头烂额,但仍勉力支撑。他心中有一个信念:作为一名校长,他不必精通各门学科,但必须样样都通。现在自己有这样的机会锻炼自己,让自己接触各个学科的教学,将来如果做了校长,也会轻车熟路。虽然累,但这也是难得的锻炼机会,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有这样的锻炼机会。

    放学前布置完自己任教班级的作业,方圆一头扎在初三年级,一天一个学科,与初三的老师们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共同分享,互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