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VIP卷_第一百八十三章 罗斯柴尔德再出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VIP卷_第一百八十三章 罗斯柴尔德再出手 (第3/3页)

认为这样还不足以让北洋在未来的斗争中取胜。”

    袁世凯皱眉道:“鲍尔先生指的是?”

    鲍尔道:“经济。西南的经济在飞速发展,根据我们的估计,他们平均每个月的财政收入就可以达到一亿(大洋),就害死十亿华元,也就是说他们一个月的收益就已经超过北洋半年的财政收入(因为禁止英法日商品入境,北洋的大量实业同样收益,财政收入肯定增加,不过北洋大多是二十世纪初的工业,大多使用蒸汽机动力,所以生产效率较低。大致设置这个数字)。他们有这样的庞大资金作为支撑,发展将远远超过北洋,而且他们的工业体系发展比北洋更早。”

    袁世凯等一干北洋大佬大吃一惊,徐世昌不能置信地道:“这、这怎么可能?”

    鲍尔道:“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因为他们采用的都是先进的电动机设备,生产效率要高出传统蒸汽动力的三到五倍,更重要的是他禁止英法日产品入境,腾出空白市场,让西南的企业商品迅速占领市场。以传统工业来看待,轻工业利润似乎不高,可是在这种情形下,他们企业所获得的利润是传统工业的三到五倍。”

    盛宣怀叹息道:“鲍尔先生说的是真的,我也找人试验过,在天津采用电动机设备,生产效率的确高两倍以上,如果熟练后,应该可以达到三到五倍效率。我也是刚刚发现,具体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也正准备汇报大总统。”

    袁世凯和北洋大佬们脸色都非常难看,纵横政坛这么久,他们自然是知道“钱”的巨大作用,就是战场上也有“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之说啊。他们知道西南很有钱,可西南把大把的钱投到修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当中,一度让他们对西南的“败家子”行为松了口气,可是他们没料到西南居然会这么有钱,要知道财政收入是相对稳定的收入。

    鲍尔继续道:“西南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这带动大量的就业,人们有了钱就能促进消费,不仅带动经济更重要的是平民也将会认可这个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政府,这是西南能迅速获得这么巨额财政收入的更本原因。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就算北洋击败了西南军,那么王猛也可以迅速轻易的拉起大量为了过上好日子的支持者组成更多的部队。北洋想要取胜,就必须打破这种局面。”

    袁世凯忍不住道:“那该怎么做?”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作为宦海沉浮这么多年的他,当然知道这样下去的后果,一旦让王猛稳固统治,就算他打赢了,只怕也难以有效统治西南等地区。

    “很简单。”鲍尔露出了诡异的微笑......(许多朋友都知道: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决定军事。而决定经济好坏的就是看民生,也代表着一个政府的合格与否。要雄霸东亚,没有相当的经济基础是不行的)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猜猜咱准备怎么安排罗斯柴尔德的手段?历史上能看到影子的,不是瞎掰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