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卷_第二百三十三章 角逐2 (第1/3页)
北方气温开始骤降,可上海仍然处于秋季,没有了夏季的炎热,显得更加舒适。
上海滩的秩序已经得到更本的改变,欧战爆发使得东西方贸易暂时断绝,中美的冲突也让中美贸易急剧下降,可是上海滩却多了巴西的不少商船。王猛委托亨利集团开发的巴西钢铁厂经过近三年的发展,已经急剧扩大,富铁矿让钢铁厂的发展有充足的底气。
中国最大的进口项目就是钢铁,其中最多的就是钢轨。虽然和美国“亨利集团”签订铁路修建合同的西北大铁路已经基本完工,修通到郑州到酒泉段,但是王猛仍然规划大量的铁路计划。
中国的铁路网不仅仅是边疆的战略铁路,同时还有京汉线和京浦路。王猛为什么不采用西方制定的标准轨,而采用自行制定的1650mm标准?除了想完全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技术外,其实最大的根底还在于不自信,因为当初的西南军实在太弱,否则王猛就算不采用标准轨也会采用俄式标准,对中国而言,实际上俄式标准也基本够了。
可是标准制定出以后就没有后悔的余地,中国标准铁路已经占据中国铁路的一半。京汉线和津浦线分别是比利时财团和四国银行合力修建的,就是要让他们的投资白费,乘着处于战争状态,直接给修建一条中国标准铁路平行线。若是平时对方自然可以强行反对,甚至拒绝运输,可是在战时状态,按国际标准国家是可以强行暂时接管交通体系,这让对方连反对的余地都没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中国征调几百万工人,全线同时动工,铁路不断成型。毫无疑问中国标准铁路一旦修成,那么西方的标准铁路就将成为废铁。
中国的钢铁产量已经一百多万吨,军用和民用基本上够了,可是要支撑大规模建设却是远远不够,尤其是铁路这种消耗钢铁大户。尽管中国有防备,在实施“钢铁计划”敛财同时,订购了大量的钢铁作为战略储备,但是那是为长远打算的,防止贸易断绝而不足以支撑中国快速发展,不是随便就动用的。
中国想要乘欧战追赶西方世界,那就要无时无刻都保持发展的势头。虽然在金融上中国和罗斯柴尔德家族结仇,惹上了这个金融大敌,可是也从两度交锋中坑了其一把,获取了巨额资金,才得以支撑中国保持高速的发展。
尽管北方仍然在大战,可是中国广大地区却进入高速发展的状态,民族资本发展迅猛,尤其是西南,已经成为中国的工业中心,欧战让整个中国都成为民族资本的市场,刺激着中国工业飞速发展。
一面是中国经济的告诉发展的欣喜,可北方战局却出现急剧的恶化。
“伊万诺夫果然了得。这家伙的确是个狠人,居然拿临时征召的平民来耗尽我们防守部队的机枪弹药,也只这样能够迅速突破我们的防线。”王猛脸色阴沉,叹息道,“两三万条人命哪,好狠。”
蒋方震看着沙盘道;“在这种疯狂进攻下,所有人都以为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