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正文_第二十章节——家中的生活(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正文_第二十章节——家中的生活(3) (第3/3页)

河山,荡气回肠,一身伤痕是忠贞的证明,残疾的腿是卫国的勋章。只为这片深爱的热土,怎容他倭寇嚣张!铁血的将领,铁血的军队,祖国宁折不弯的脊梁。多少次出生入死,多少人埋骨疆场,留下了多少中华军魂的绝唱。直到那一天,倭寇举手降,英雄归故乡。

    本以为从此天下太平,只希望今后国富民强,可是,走了日寇,自家兄弟却吵得沸沸扬扬。各执己见,互不相让,终于再次剑拔弩张。

    热血换来的胜利,谁不愿和平永享;可溶入骨髓的*,他不能背弃这份信仰。于是,抗日的英勇之师,重整钢枪;于是那瘸腿的将军,再披戎装。

    只是这一次,没有了驰骋疆场的豪情满怀,没有了阵前杀敌的淋漓酣畅,只有无可奈何一声叹息,只有手足相残的黯然神伤。

    最后,到了那片荒山上。回天虽无力,将军不肯降。

    舍了生命,殉了信仰,一纸遗书,写尽了铁血柔肠:

    ——对不住,老父与爱妻;

    ——放不下,*和校长……

    后来的事,他是否知晓——

    *亡了,江山换了模样;

    校长走了,带着那残存的梦想;

    父亲已经死去,在*中被*身亡;

    爱妻一生守寡,为他把孤儿抚养……

    今天,人们走在那片石山上,他们只知道,这里埋葬了一位骄傲的王牌师长。残阳下,一行刺眼的大字,映射出无限的凄凉。

    生前心已碎,身后任人谤。

    可笑我们庆祝抗日的胜利,却贬斥着那位痛击日寇的悍将;

    可怜他誓死捍卫过的土地,竟容不下一座祭奠英灵的庙堂。

    一副衣冠冢,徒惹人心伤。

    来到那荒芜的石山,我想把他的故事,讲给每一个人,可是,泪水淹没了我的声音。狂风中,似乎又听到那个声音在呼喊:

    ——记住吧,那支抗击日寇的英雄之师;

    ——记住吧,那位精忠报国的骁勇悍将!

    背着这些文字,胡岗泪湿了眼,不过他的声音很轻的只有他自己听到的声音,是用心去听的,有些文字也是用心念出来的,这个时候,他为是一个军人自豪,也决定做张将军那样为国为民的人,不过他不会选择那样的忠,真到了把外敌赶走,他要走的是远离战争,作一游子。因为他的手不想沾上兄弟的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