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二六章节——就任作训参谋 (第3/3页)
。这样做黄军长是想看看,胡岗在思络上灵活外,还能否有在一线带兵的能力,那个训练练方案只说明这小子是个好作训人才,但并不代表他就能练好兵。所以就有了在一个师的范围内给予一支小连队的行使权,而且下达的命令是绝对配合。不准各部有什么小九九。那些头头都是人精,岂会不知这次下来代职的参谋会得到重用。所以除把自己的几个绝对信任爱将雪藏外基本上说来还是配合的。会做人的胡岗也没有去追究,这次潘老兵的素质让他对这些老兵的技能说没有一点失望是假的,所以也就借机从二年兵里去挑,数方皆大欢喜。
离开师部时胡岗把写好的挑选标准给了刘师长,将军见到上面的条件很是纳闷,不过他也没有去问,开始就说了,由胡岗全权作主。再说不选第三年老兵,对各部都是一个好的信号,可能这小子也是不想得罪人吧!让上面看重的人就是不一样,都是有几把刷子的。将军这么想着,很快便让通讯员去下达了这样的命令:各团第一,第二年兵,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间的,只要认为自身素质优秀都可以报名参加挑选,入选人员二百人,最后正式队员三十人。入选期间每个队员津贴五个大员,最后入选的三十个队员十个大洋每月。
刘师长对于胡岗开出的高军响也没有去在意,在他想来,二百百人左就是上面不报销,师部也可以承受。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胡岗计划这笔钱是个人出,这一年多来,黑娃的生意做的很顺,去年各自分到了六万大洋左右。虽说算不上财大气粗,但对于这可能是自己起家部队的人员,胡岗还是情愿出血的。在决定这件事之前,他计算过,就是一年下来,有个五千大洋肯定可以搞定,就是再购上些武器,仅三十人的小部队他还是可以撑住,就算几年后部队大了,他也有了自己的财源。坐吃山空不是他的个性。现在离抗战还有近六年,打完第一次淞沪战争后他计划中是争取去D国留学三年,这样就是到时回国后他也有近三年练兵时间。说到去D国,一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军事水平,二是找到人脉做军火生意。他可不想到时练出一支精兵却受制于此。这样的事例从后世的资料中见的多了,这就无怪于他筹谋于前。相信是人都要这么去做的。有好东西放在手里山崩也不惊。何况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