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三十四章节——成军前的检验(1) (第3/3页)
人都坚持过来,还不要说这点小问题呢?
1931年12月13日是战刀与军侦察营实兵对战的日子,虽说人数上只是一次小型的对抗,可在很多人的心中都把这次的对抗看的很重,下次普通一兵,上至黄军座。如果是战刀获胜,那就代表一种新战争模式开启。
如真这样,无异是划时代的意义,所以不少的人都希望是这新型的兵种获胜,有这样想法的人,一是想给那些所谓兵中老大军侦察营一个教训,因为这些人给人感官太牛了,二是有一支更为强大的兵种出现在自己的部队。虽说战刀的组建算的上是秘密的,但在62军的高层早己不是新闻,这次检测,就是由各师主官推荐的一些人组建的考核组。
从人员组成看,这个考核组主要是军事指挥人才为主,151师的冲击各部都己看到了,再又得知那些训练方法的提出者,现在正在亲自训练一支部队,所以就难理解,各部的人员多是师团一级主官的付手组成了。来这里是取经,也可以说是看能不能抢到这个人才,任何年代都是人才难得,在乱世军事人才更为看重。
胡刚这会没有去理那些考核组成员的想法,而是找到王兵士与谭再武二人开了一个小型的会议,会议的议题这个仗怎样去打,怎样才能用最小的代价获胜,不说对手是一支优秀的兵种,就是普通的老兵六百人,都有不小的阻力,不能轻视。何况是原来的兵中之王呢?
胡刚更不是不敢大意,现在的训练的质量得到了承认,他更要得到一次证明,一次为战刀证名的机会,上级给了,他只要做到就可,而且还要做的让人无话可说。
原因很简单,战刀的军响与各种补贴让各部眼红。而且还有一个封闭的训练场所,在那些不知道的人心中,早己有股气,以军侦察营的这些兵更甚。所以说这次对抗是火星与地球的碰撞,绝对没有放水的可能,也可以说是军中优秀兵种新老势力的对抗。结果会怎样呢?
王兵士没有自己参谋考虑的那么多,他所想的很明白,不管你来多少人,我就这一支部队,任你从各方包围,我就从一方突破,战刀就是一把刀,一把撕开敌最坚韧处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