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八十七章节——整编保安团 (第3/3页)
理改编——一个机炮营六百人,六门75MM山炮,三门105MM火炮。
迫机炮十二门。高机重机各二十挺,轻机五十挺。特战中队补足一百人。
除配置每人一支冲锋枪外另加二支手枪,与一些冷武器,电台更是配置到了班,算是这个时代步兵单位最豪华的,三个步兵营,各营三个连队,五百人,电台配置到连队,每连队二台。
另每连设置了一个机枪排,高重机各二挺,轻机六挺,迫机炮一门。加上团直属的二个连队,全团二千六百人左右。
算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大团,在火力配置上更是比一个普通师还要高。在把整编计划搞定后,胡刚决定对这个将从桑植第一批走上战场的士兵,进行为期半年的魔鬼历程集训。
至于预知备团的三千人也将进行不同程度的集训。不过也是全训单位。
只有那个名义上值勤的保安团,半训单位。这部分也成为胡刚在桑植明面上的实力。
主要武器是汉阳造。这主要是不想让人眼红,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胡刚的下一步计划。
什么狗最难防,不叫的狗。所以胡刚在自己的战备库存有几万支步枪,也没有现在拿出来,对于他心中的地方保安团只是装备了一部分仿D制步枪,现在的兵工厂产量可别小看哦,达到了月三千支,也说的上是笔不小的收入。
只是相对来说胡刚年重的不是钱,而是尽可能的对那些地方部队给些帮助,这不导致他的步枪销售价格定的很低,就五十来大洋,但其实用价值,不会比百多大洋的洋货差多少。
整理好部队将要改编的一些事宜,胡刚的心思也没有停下来,这可能是知道历史进程的痛苦。
他不知道自己能否活到抗战胜利时,但这不阻止他去为战争作准备。话说兵无常势,战争拼的不仅是战场上士兵的实力与装备,后勤保障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为此他才决定由心细的吴付团长专管后勤。他可不希望到时战士们到时没有子弹去与敌战斗,这样的案例要是记载了不少,胡刚相信现实中更有过之。
所以他才对将要在半年后发生的大战提前准备着,对于自己这支保安团,肯定是赶不上那血肉磨肪的战斗,可心还是要飞到那里:淞沪战场。
因为他也无法保证小蝴蝶效应是否会影响历史进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把一些战争因素都考虑进去的好。
这样到时才不会手忙脚乱,那么,将要到来的淞沪战场会有这支保安团的身影吗?
胡刚又是否会在这血与火的战斗中得到质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