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九十章节六——淞沪血战(4) (第1/3页)
两个多月的硬战,国军虽然损失不小,但RB军的状况也不怎么样,他们仅仅在北战场向前推进两公里,甚至到后来连弹药都补给不上了,只能向华北的友军借调,这对训练有素的RB军而言是很难想象的。10月20日,RB军参谋本部被迫决定从华北战场抽调三个师团支援上海,分别是柳川第10军的中岛今朝五第18师,末松114师、谷寿夫第6师,谷寿夫就是后来执行南京大屠杀的元凶。侵华RB军的被迫从华北向上海增援兵力,从战略意义上来看,国军是成功的,虽然国军消耗很多的兵力,但是RB军从北向南的作战线终于被扭转了,被国军牵着走了。
到10月下旬,淞沪全线守得最好的,要数孙元良的88师,坚守闸北阵地,一天也为丢失,RB军在他们的广播上说88师是个可恨之师。10月25日,日本飞机起飞150架次,轮番轰炸大场,大场位于江湾以西,真如以北,走马塘和沪太公路的交汇处,上海保卫战中的据点,属于我中央作战军的防区。RB军进攻大场,采取中央突破方式,26日,日军攻破大场,大场真正突破后,死守闸北的意义就不存在了,国军开始进行撤退,各路除了留下少量部队进行掩护,国军沿着京沪铁路和苏州河推出战场,88师524团第1营的八百壮士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中校团长谢晋元的率领下留在四行仓库的。不仅是因为大场沦陷,日本军队在杭州湾、金山卫强行偷渡登陆,上海已经被日军包围住了,所以必须在四行仓库留守兵力掩护主力撤退。四行仓库是金城、盐业、中南、大陆四家银行的堆栈,由于谢晋元的孤军苦守而闻名世界,仓库上飘扬着的国旗是租界内难民的一线希望,女童军杨慧敏送旗的行为表达了一种中国人的愿望,那就是地不分东南西北,人不分男女老幼,都有抗战的责任。10月27日到10月30日,八百壮士一直坚守着四行仓库,敌军六度冲入防地都被击退,周围的学生平时都回到孤军营来探望八百壮士。
胡刚这阵子把原来记忆中关于淞沪战争的资料一次又一次地在大脑中寻找。一时间没有找到关于RB在杭州湾登陆的时间,不过在看到国军各部在10月21日晚反攻没有取的多少战果后,他知道,自己的这块地,很块将成为RB眼中的餐,只是在之前肯定敌先进犯的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