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103章节——淞沪会战撤退之军事会议(1) (第2/3页)
件发生,日军妄想速战速决,扬言用三个月的时间征服中国,在淞沪战场上先后投入现代化陆海空军12个师团30余万兵力,企图一周拿下上海。前线告急,8月15日陈诚奉蒋介石电召飞南京,承命制订战斗序列,8月16日,与熊式辉中将同赴沪视察,18日返京,陈诚即被任为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兼第15集团军总司令,旋任第三战区前敌总司令,指挥前方抗战。可以说将军是一位坚定的抗战先锋。
现在战争打了二个多月,陈将军感到很累,虽然现在己可以肯定,部队的失败将不可免,但是作用同样也很大,至少改变敌的作战方向。就算这样,作为这次大战的主要指挥者,将军也不敢把心放松下来,加上现在RB军又在金山卫登陆,局面的危险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眼前部队能否安全的撤退,最关关键的就是看现在杭州湾的部队能抵挡多久。因为各种原因。短时间派部队增援很不现实。所以将军只能把希望放在那不可能的一点希望上,一个保安团,你能让他守多久,当前的结果己经很不错,一个地方保安团挡住了个联队一天的进攻,准确的说是一个旅团第一梯队的进攻。那接下来呢?这支部队还撑的住吗?将军不知道,可他又不得不去想。在得到战报后,他甚至没有作出任何指示,就是等手下的几个大将到后商量怎样去解决,那支部队去支援。要兵,要时间,现在是将军时时都得想着的。这时他不由想到手下的第一虎将罗卓英,(1896-1961),字尤青,别号慈威,又作慈卫,现在的十八军军长,第十五集团军司令。很希望这名虎将可以给自己带来好消息。
就在将军想着他这名虎将的时候,他所不知道的是,罗将军这个时候心中更苦,因为他接到了一个电话,一个让他不得不重视的电话。这如果是在一天前打来,罗将军也不会有什么想法,甚至不会知道电话中提到的人,可是在1937年11月15日这天,他无法不知道这个人,因为这是故事的主角,一个对所谓历史进程开始有那么一点改变功绩的人。罗将军为什么面对手中的电话无法作答呢?只是用我调查再告诉你。只因为打电话来的人,是他与陈长官都疼爱的侄女——陈英打来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把情节往后面调一下头——
“罗叔叔,我是阿英,请你帮我打听下,桑植保安团,也就是从62军调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