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正文_第二百三十一章节——第六师团挽歌(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正文_第二百三十一章节——第六师团挽歌(下 (第3/3页)

《临参令119号》,计划以新建第10军登陆杭州湾,切断中国军队退路。为此除原定编入第10军的第18、114师团外,将第1军编成的第6师团也编入第10军

    11月2日,接受新任务的第6师团从八浦口出发到达杭州湾。杭州湾原有中国军队4个师又一个旅布防,后由于浦东战事吃紧,部队被逐步抽走。至11月5日,仅剩第62师的2个连驻守。当天,在舰炮掩护下第6、18师团告状部队3000余人在几乎未受抵抗的情况下从金山卫以西登陆。谷寿夫不等部队上陆完毕,即令向北突击。随后,穷凶极恶的日军仗着火力优势,打退了中国军队第62师、79师的反击。8日,第6师团配合第10军主力渡过黄浦江后攻占松江,切断了沪杭铁路。上海方面的中国军队主力为免遭合围而开始撤退,不少部队在后退中秩序大乱而随即演变成了溃退。日军第6师团乘机疯狂追击,气势汹汹的第6师团成为追击的“先锋”。15日,昆山沦陷,第6师团大肆屠城,丰饶美丽的京沪杭地区被倭寇变成了腥风血雨的人间地狱。

    11月7日,日参谋本部将上海派遣军和第10军组成“中支”方面军松井石根任司令。当时,日本内阁对扩大对华战争顾虑,因此日参谋部规定苏州至嘉兴一线为限制线(即苏嘉线),日军不得越过。这样一来,南京也就被划在战线之外。但对被胜利冲昏头脑的第10军上层将领(包括谷寿夫)来说,这种限制是不能容忍的。在日本陆军中,早在日俄战争时就弥漫着“以下克上”的风气,那些敢于违抗上命、自作主张的将领,往往被视为不可多得的人才。第10军司令柳川助之及谷寿夫两人经密谋后决心挣脱“缰绳”。11月15日,这伙疯子背着参谋本部,独自向南京追击。11月20日,参谋次长多田竣接到第10军电文后才知其图谋,不禁大吃一惊。而此时,第6师团已经抵达湖州,苏嘉线成为虚设。面对即成事实,日参谋本部于24日废止了苏嘉线。12月1日,日统帅部发出《大陆令8号》:命令日军攻占南京。

    回忆着这些历史,谷寿夫的信心是真的回来了,似乎看到了第六师团再次站起,可是一个声音把他的重拾的信心,又打回了谷地“杀,杀,守备师的兄弟们,让我们大炮说话,犯我国门者,要让他四肢分解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