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二百八十三章节——青峰山上的整训(三) (第1/3页)
几人相对望,语无言,想到将要到来的整军还真是一个问题。难道是要把山上的部队开下去一万多人,到桑植训练,在那里可是成为了明面上的兵力。小B的间谍现在是无孔不入。真实实力能让他们得知吗?
不能,是不用去说的事。兵法上都说过“兵者,诡道也。。。。能而示之敌不能。。。。”有着老祖宗的话在训导。就更不会给敌以太多了解的机会。可又不能让守备师到时真用一支新兵去作战。与一支放在桑植让小B了解的部队。
可能是当事者迷。这些日子旁观的王顺见二位师座都在那里苦着脸,为一个小小的问题,难着了,这是二名经过数次血战的师座吗?就没有想过兵力暗藏?作战时再换。山上的兵不变,还可以挑一些兵上来训练。明面上放的不是作战之兵。
想到这里便说“师座,我们可以在桑植放一个新兵师。那里的教官们,用战后伤残的老班长们训练。我们可以在明面上搭一个架子起来,作为一支预备师用。我们师现在的实力就是养一个集团军十来万人也没有问题,M国的黑哥前些日子从汇丰银行又转过来了一百万英磅给我们作军费,还有通过M国那里运过来的步枪,这些枪都是我们自己的产业。他们兵工厂现在的轻武器可是抢手的很。”
能不抢手吗?胡刚听后的第一个反映就是,那可是太祖部队中,成为强大陆军后的常用武器,这个时代虽说科技达不到。但那设计方面稍作了改进的八一式步枪,在这时代还是能够制造出来的,只是弹夹只有十五发,少了些,但相对来讲。其它的性能上还是不错。
忙碌中的胡刚回到桑植后还没有了解与海外的联系,他在湘北之战前的三个月就给M国的黑娃出了信,希望能弄一些轻重武器进来,仅凭桑植的小兵工厂造,还无法满足打二次湘北那样的大战的。而在接下来的几年,又是战火大起的几年。能不多做些库存么?
得知武器与军饷都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