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二百九十三章节——前往新兵师(上 (第3/3页)
进过学堂门。得益于这些年桑植经济的发展,把周边的永顺,大庸,慈利,等县都带动发展了起来。因为桑植的小型工厂,随着胡刚从利用海外关系,建立的一些小工厂所需工人的增多,那百姓的收入随之也是增加。观点同时也改变着。那些普通的工人,因为自己不识字的苦中,便把心思放在能上学的小孩与年纪小着的兄弟姐妹上。
一九三五年胡刚刚到桑植时,是没有想到自己能做出这样的成绩的。在他原本的计划中,能改变桑植二十多万民众的生活就好。二十万民众中,征兵员一万,利用手听条件练就一支虎贲之师。
这些年下来,是很努力的做着,可因为罗马不是一天达成。原来的那支部队,士兵能打仗不假。可是在学习带些一定技术的兵种时,显的很是吃力,知识的教育上,投了很大的精力。可改变的与所想要的还是有很长的距离。
有时,让胡刚甚至想过放弃,跟随潮流走。不去弄么跨时代的兵种出来,那种步炮协同作战也按这个时代的步子走,可是他心中的声音,让他无法放弃使命感,对自己说着,不管多难,都要坚持下去,练成真正的强军,让国家的苦难早日结束。
八年,是原时空的抗战所花的时间,这个时空呢?就是也要用这么多的时间,胡刚认为还要做到一点,到时要让小B们受损很重,而不是那种到投降时还有百万军。要打的他们没有脾气才行。
想来是很易,做来是真的很难。数年下来,胡刚是真正明白其中的苦。
此次在桑植招收新兵,原计划说要最少受过五年教育才能参军,他能接受的是能招到这样的兵员一半万来就行,谁知最后百分之百的达到条件,其中还有小五千人初小毕业的,受过八年教育。
得知这个消息后,兴奋的胡刚无时不在把这支部队关注着。若不是那样,也不会在一个月前到新兵师,没有一个时间,又要到新兵师来视察。说来这支部队,是他心目中将要建立的集团化师级作战部队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