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52章 礼义之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952章 礼义之争 (第2/3页)

废君立弟,此为大不敬、大不义!”

    堂下瞬间寂然,又有细声附和:“确是悖伦乱常……”

    徐闻坐在偏席,神情不动如山,徐昭却已低下头去,拳头悄然握紧。

    这番话说得再明白不过,连小孩子都听得懂!

    冯鹤年口中的“有人”,正是自己的曾祖父徐闻!

    当年正统帝朱祁镇土木堡大败,丧师辱国,徐闻以国事为由,强力主张废立,迎立新帝。

    台下,徐闻听出对方在语刺自己,不由淡然一笑。

    江南士林这帮读书人之所以记恨自己,恐怕并非今日废立之事,而是更早的旧恨未消。

    永乐五年,朱棣北伐蒙古,京师兵空。

    江南建文旧臣借机联络文官集团,煽动地方士绅,意图复辟。

    苏州知府勾结书院讲士,暗通消息,密谋响应。

    结果谋未成,事先败露。

    彼时年仅二十九岁的徐闻奉命镇守江南,不问情由、挥刀即下,血洗苏州,诛讲士十七,黜知府,封书院,流放文士无数。

    江南士林自此对徐闻切齿,虽四十多年光阴已过,仍念念不忘。

    近年徐闻废黜正统帝朱祁镇、拥立景泰帝朱祁钰之举,更引来江南士林的一片骂声。

    今日冯鹤年旧事重提,无非借讲学之名,再兴笔伐之实。

    徐昭心头怒火上涌,却被徐闻一手按住。

    “莫急,听他说完。”

    冯鹤年在台上愈发慷慨:“君不可废,臣不可专,越王虽有大功,却专断国本,欺上乱纲,岂可因战乱即废正统?”

    “若今日废正统帝可行,明日废景泰帝又当如何?是可忍也,士林不可忍也!”

    堂下士子们齐声叫好,一时间掌声雷动。

    “呵呵!”

    徐闻看了眼左右,很想找个嘴替教训下这些酸儒,不想身边只有两个七八岁大的孩子。

    论口才,这两小只肯定不是台上老头的对手。

    周围的锦衣卫,也是一堆文墨浅薄的粗人。

    徐闻叹了口气,只得亲自下场。

    “冯先生所言,堂堂正正,老夫心中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