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6章 :收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46章 :收心 (第3/3页)

络其他势力,试图在即将到来的风暴中保全自身甚至攫取利益。

    然而,更大的打击接踵而至!

    就在王泽死讯传开的一日后,无数份墨迹未干的《讨太原王氏檄文》,如同雪片般出现在晋阳城的城门、市集、官衙门口,甚至被射进了王氏高墙大院的庭院之中!

    檄文以护匈奴校尉府的名义发出,盖着鲜红的“使匈奴中郎将”印信和象征“持节”的符节印记!

    条条罪状,触目惊心。

    通敌叛国!详列其如何与南匈奴左贤王部勾结,泄露甲虒军布防,策划白河谷伏击,致忠勇将士全军覆没!

    构陷忠良!指其如何罗织罪名,构陷并州将领,排除异己!

    侵吞国帑!列举其把持太原税赋,中饱私囊,致使边军粮饷不济!

    残虐百姓!控诉其纵容子弟、豪奴兼并土地,逼良为奴,私设刑堂,草菅人命!桩桩件件,有名有姓,有时间!有地点!

    每一份檄文,都像一把烧红的烙铁,烫在王氏的脸上,也点燃了晋阳乃至整个太原郡被压抑已久的民愤!

    那些曾被王氏欺压过的家族、失去田产的农户、被构陷过的官吏,心中的怒火被彻底点燃!

    街头巷尾,议论纷纷,对王氏的咒骂声不绝于耳。

    原本依附于王氏的一些中小家族和官吏,开始人心浮动,甚至暗中派人接触虑虒方面。

    紧接着,张显以“使匈奴中郎将,持节开府”的名义,向太原郡各县、各驻军发出了正式公文!

    公文措辞严厉、

    “逆贼王泽,罪证确凿,业已伏诛!

    其族王氏,罪孽深重,不容于国法!本将奉天子节钺,代天行诛!着令太原郡内所有官吏、驻军,即刻起原地待命,谨守本职,不得听信王氏乱命,不得参与其任何抵抗!

    凡有弃暗投明,举报王氏罪证,协助平乱者,既往不咎,论功行赏!凡执迷不悟,附逆顽抗者,与王氏同罪,立斩不赦!”

    这封公文,如同定海神针,又如同悬顶利剑!

    它明确了张显此行的合法性(持节开府,先斩后奏),瓦解了王氏可能调动的官方力量,更给出了明确的出路。

    一时间,太原郡内,除了王氏的核心死党和部分利益深度捆绑的豪强,大部分中间势力都选择了观望甚至暗中倒戈。

    虑虒的战争机器高速运转。

    仅仅三天,甲虒军山字营便赶回了虑虒,同回的还有一千骑卒,两千风林火步卒。

    赵云等人也绕道返回了虑虒,大仇得报以后,昔日的阳光又回到了少年郎的身上,他卸下了身上的重负,念头通达。

    张显将其调入军中,暂掌三千六百甲虒军。

    他并未亲征晋阳。

    而是坐镇虑虒中枢,运筹帷幄。

    前线总指挥由老成持重的韩暨担任,郭嘉随军参赞。

    荀彧则留在虑虒,与张显、谷雨一同协调后方民政、物资调度、情报汇总,并着手准备接收太原郡的治理方案。

    大军开拔,兵锋直指晋阳!沿途所过坞堡、县城,在檄文和张显公文的双重压力下,几乎望风而降。

    偶有王氏死党盘踞的据点试图抵抗,在山字营的重甲斩马攻城拔寨和骑营的快速穿插下迅速土崩瓦解。

    晋阳城下。

    王氏纠集了最后的力量,包括数千私兵部曲和一些死忠豪强的武装,试图凭借晋阳高墙做困兽之斗。

    然而,城内早已人心涣散,谷雨安插的密探和荀彧暗中联络的寒门、受压迫者,在城内散布恐慌,甚至组织小规模骚乱,攻击王氏的粮仓和武库。

    攻城战并未发生惨烈的消耗。

    在韩暨、郭嘉的策划以及城中谷家子弟的联络买通了守城的几个低级军官,打开了晋阳西门!

    早已埋伏在外的山字营重甲锐士,如同钢铁洪流般涌入城门!

    赵云一马当先,手中长刀所向披靡!骑营紧随其后,沿着街道快速分割、驱散抵抗者。

    城内的内应也趁机放火、呐喊,制造更大的混乱。

    王氏组织的抵抗在内外夹击下,顷刻间崩溃,族中核心人物,或死于乱军之中,或在府邸被攻破后自尽,或被生擒。

    仅仅五天,晋阳易主!曾经显赫百年的太原王氏,其核心势力在张显的雷霆打击下,如同沙堡般轰然倒塌!

    他们的急讯甚至还没能走出上党。

    当然,他们的急讯也走不出上党。

    张显早已安排了人手盯死了他们的驿骑。

    消息,只能是护匈奴校尉府的人送往洛阳!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