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战术交流团:输出“李云龙经验” (第2/3页)
教育长!这活儿我李云龙接了!”
“保证把咱那点压箱底的东西都倒出来!让兄弟部队少走弯路,多宰鬼子!”
赵刚也微笑着点头:“教育长放心,我们会认真准备,确保交流的内容既有实战价值,也符合我军的建军原则和纪律要求。”
“好!要的就是这个态度!”
教育长满意地笑了,“交流团面向抗大各分校学员、延安周边驻军干部,甚至其他根据地来学习的同志。”
“你们是主讲,也可以邀请一些有类似实战经验的同志参与讨论。”
“形式要灵活,可以讲战例,可以搞沙盘推演,要让大家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战术经验交流团”的牌子一挂出去,立刻在延安的军事干部圈子里引起了轰动。
李云龙的大名和他那些传奇战例,早就传遍了各个部队。
现在能亲耳听到这个“活阎王”讲怎么打仗,还能当面请教?
报名的人几乎挤破了抗大教务处临时设的报名点。
第一次交流活动,选在了抗大一个较大的打谷场上。
没有主席台,就几张桌子拼在一起。
台下黑压压坐满了人,有年轻的抗大学员,有从晋察冀、冀中、山东等根据地来的团营级干部,甚至还有几位总部机关下来“取经”的参谋。
大家都带着笔记本,眼神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同志们!”
李云龙的开场白一点不客气,“教育长让咱老李来讲讲怎么打鬼子,说实话,咱肚子里没多少墨水,就会点土坷垃里刨食的本事!”
“今天,咱不扯那些理论,就捞干的!”
“捞那些能让你们在战场上少死人、多杀鬼子的干货!”
他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划拉起来:“先说说打伏击!伏击伏击,关键在哪儿?……”
………
李云龙讲得唾沫横飞,手舞足蹈。
台下鸦雀无声,只有笔尖在纸上快速划动的沙沙声。
那些来自各部队的干部们,眼睛瞪得溜圆,生怕错过一个字。
李云龙讲的东西,很多是他们闻所未闻,或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
那些看似“土”的办法,背后是对战场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对有限资源的极致运用。
他详细介绍了独立旅如何建立严密的情报网,依靠地下交通站和可靠的乡亲传递消息;
如何在敌情不明时果断分兵转移,保存有生力量;
如何依靠坚实的群众基础,在鬼子眼皮底下“消失”,让鬼子扑空,然后反过来咬鬼子一口…
“没有老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