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封顶的红绸与初秋的脉动 (第2/3页)
“兄弟们!最后一道工序!讨头彩!挂——红——布——!”
一块崭新的、足有两米见方、厚实挺括的大红绸布被两个身强力壮的工人合力展开。那红色鲜艳欲滴,在初秋明净的阳光下,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又似流动的鲜血,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与驱邪纳福的象征。他们动作矫健如猿猴,利索地攀上脚手架最高处,小心翼翼地将这块象征着吉祥如意、家宅平安、驱散一切阴霾的红布,平平整整、稳稳当当地覆盖在了刚刚焊接好的、位于房屋正中心的主钢梁正中央的位置!鲜艳的红布如同给这钢铁巨兽披上了一件最华美、最神圣的冠冕,在带着凉意的深秋海风中猎猎招展,发出“呼啦啦”的声响,成为这片初秋海角土地上最耀眼、最温暖、最令人瞩目的精神图腾!
“挂红布——!家宅兴——旺——!人——丁——安——康——!福——禄——寿——喜——全——到——!”王工拖长了调子,带着一种古老而粗犷的韵律,如同祭祀时的祭司,高声唱诵着流传千年的祝词。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力量,在空旷的框架间回荡。
“兴旺——!安康——!全到——!”
下面的工人们、围观的村民们,无论老少,都齐声应和,声音汇聚成一股洪流。笑声、掌声、叫好声再次响成一片,喜庆的气氛被推向了最炽烈的高峰。
阿星感觉到握着自己的那只小手,微微用力地回握了一下,指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侧过头,目光低垂,看向身边的阿汐。她也正仰头望着他,琥珀色的眼眸清澈得如同秋日的海子,此刻盛满了金灿灿的阳光、那抹猎猎作响的鲜艳红色,以及纯粹的、几乎要满溢出来的喜悦。初为人母的温柔光辉在她眼底流转,让她整个人仿佛笼罩在一层圣洁的光晕里。她微微隆起的、被柔软鹅黄棉袄小心呵护着的小腹,此刻仿佛与那屋顶上迎风招展、象征庇护与希望的红布,与这坚实拔地而起、即将为他们遮风挡雨的家园框架,产生了一种无声而强大的、血脉相连的共鸣。
封顶仪式在喧闹、祝福和漫天飘落的红色余烬中,渐渐落下帷幕。乡亲们热心地帮着收拾了桌椅碗盏,三三两两地说笑着,议论着这座气派的“大楼”,陆续散去。工人们也开始了后续的清理工作和脚手架的拆除,叮叮当当的声响取代了刚才的喧天锣鼓。王工摘下安全帽,擦了擦额头的汗,脸上带着满足的笑意,陪着阿星和阿汐,沿着刚刚浇筑好、还散发着新鲜水泥微凉气息的楼梯,一层层地、仔细地查看这初具规模、充满了无限可能的新家骨架。脚下的楼梯台阶粗糙裸露,提醒着一切仍在孕育之中。
“林老板,老板娘,你们看!”王工的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自豪,他率先踏入一楼,指着眼前豁然开朗的巨大空间。
一楼。巨大的落地玻璃门窗的框架已经安装完毕,深色的合金型材勾勒出未来通透的轮廓。虽然还没有装上玻璃,但视野已无比开阔、敞亮。初秋上午的阳光毫无遮拦地、成片成片地倾泻进来,像金色的瀑布,照亮了眼前这片令人惊叹的区域——一个高度达到两层楼、层高足有六米的巨大中空客厅!站在这里仰望,能直接看到二楼的部分楼板边缘,空间感极强,恢弘大气。可以清晰地想象未来一盏璀璨的水晶吊灯从高高的天花垂落,光芒倾泻而下时的气派与温暖。客厅的后面,与开放式空间相连的,是同样宽敞明亮的区域,地面上预留的管道接口和水电位清晰可见。
“这里就是开放式厨房和餐厅了,”王工比划着,“灶台位置、水槽、岛台区域都留好了。这边整面墙都可以做橱柜和嵌入冰箱烤箱。餐厅摆个大圆桌,十几个人吃饭都宽松!”他走到靠近后院的方向,那里预留了宽大的推拉门轨道位置,“这门一打开,餐厅就直接通往后院,采光通风都好得很,摘了菜转身就能进厨房洗,方便!”
阿汐的目光追随着王工的指引,想象着将来在这个明亮的大厨房里忙碌,为孩子准备食物,一家人围坐在大圆桌旁吃饭的场景,嘴角不自觉地弯起温柔的弧度。她的手下意识地在小腹上轻轻摩挲了一下。
“喏,电梯井在这里,”王工又指向客厅靠近内侧角落的一个用木板严密围护好的方形竖井区域,井口边缘还露着粗壮的钢筋,“尺寸都按标准留好了,等主体完工,内部装修时,电梯设备一装就成。上下楼方便得很,省得爬楼梯,尤其老板娘以后,”他特意看了一眼阿汐微微隆起的小腹,笑着说,“抱着孩子,拎个东西,更省力安全。老人要是来了,也方便。”
沿着裸露着钢筋水泥边沿的楼梯走上二楼。这一层的气氛与一楼的开放截然不同,显得格外静谧、通透。整个楼面目前完全空旷,没有任何隔断,是一个巨大的、方正的开放空间,面积几乎与一楼客厅相当。只在靠墙的位置,预留了几个水电的接口盒子,像等待连接的神经元。
“这里就是按你要求预留的整层茶台和书斋区了,”王工的声音也放轻了些,带着一种理解的意味,他走到巨大的、预留了落地窗位置的空间边缘,比划着,“林老板你不是说要个绝对安静、能静心喝茶看书、又能观景的地方吗?一整层!够不够敞亮?将来这里,”他指着中心区域,“摆上一张巨大的原木茶台,养上几盆青翠的文竹或者菖蒲。这边墙,”他沿着墙壁走,“全部做成顶天立地的红木或者榆木书架,放满你那些书!往茶台后的大师椅上一坐,面前是茶香袅袅,抬眼,”他指向正面巨大的预留窗框,“看出去就是前院的花园、鱼池、凉亭,还有远处的大海!再一转头,”他又指向侧面和后面同样预留的大窗,“后面就是咱自家的菜园子,绿油油的,开花结果的时候,黄的白的紫的,看得清清楚楚!要多惬意有多惬意!光线?绝对没问题!这几面大落地窗一装,只要天上有光,这屋里就亮堂堂!”
想象着阳光透过宽大的落地玻璃窗,在光洁的原木茶台上投下温暖的光斑,紫砂壶中茶烟袅袅升起,空气中弥漫着书香与茶香,前院的花香随风若有若无地飘入,后院隐约传来鸡鸭的鸣叫和蔬菜蓬勃生长的气息……阿星沉静的目光扫过这片空旷,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在此间沉淀的时光。他点了点头,深潭般的眼底掠过一丝清晰的满意。这正是他想要的,一个完全属于精神世界、连接着内外自然、容纳思考、阅读与宁静生活的过渡空间,一处喧嚣生活中的禅意栖所。这里,将是他的“静心斋”。
沿着楼梯继续向上,通往三楼。这里的气氛又为之一变,更偏向私密与休憩。几个房间的隔墙已经用轻质的加气砖砌好,格局清晰可见:宽敞的主卧套房,带有独立的衣帽间预留位置和宽敞的卫浴空间;两间次卧;一间方正的书房;以及一个连接着主卧、带大露台的起居室。每个房间都预留了宽大的窗户位置,主卧更是预留了整面墙的落地窗框架,正对着前院花园和远处波光粼粼的海平线方向。
“主卧的露台,”王工领着他们穿过主卧预留的门洞,走到尚未安装栏杆的露台边缘(他小心地示意阿汐停在安全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