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5 章 对徐慧芳很失望 (第3/3页)
除了老四,其他几兄弟都成家了,有他们自己的家庭要经营。
给太多养老钱,会给他们造成负担。
一年给十块最好。
生产队很多人都是这样。
季父已经六十出头,但觉得自己身体硬朗,再下地干活十来年,一点问题也没有。
现在只用管老四一个人,压力没那么大。
季老三最先反对,“十块太少,我们给多少你们拿着就是。”
虽然他的工资也不多,但一年只给十块养老钱,这像什么话?
沈佳附和,“我们量力而行,不会打肿脸充胖子,给的都是我们能承担的,你们安心收着就是。”
季母:“以后家里可能就靠你和老三操心了,你们出力就行,养老钱就别给了。”
老四去学开大车,以后肯定是天南海北到处跑,极有可能在外头安家。
估摸着,不会回生产队生活了。
老三媳妇家里家外一把抓,又是挣工分,又是回家做饭、打扫卫生。
出了这么大的力,哪还能要他们的养老钱?
他们的付出已经够多了。
至于老大和老二,能力大的多给点钱,季母觉得也不是不可以。
没必要非得固定一个数。
就老头子说的那十块钱,对老大和英子来说不算什么,但放在老三两口子身上,还是好大一点钱呢。
看着公平,其实一点也不公平。
真这么干,老三两口子又出钱,又出力的,不就成了那啥……大冤种!
季母态度坚定,“你和老三别给钱,要是给了咱们就分家,我跟老头子单独过,那你们给养老钱,我们就收着。”
季父这会儿也反应过来了,“要么出钱,要么出力,你们出了力就不用给钱了。”
老两口态度坚决,还让季老三和沈佳必须答应。
拗不过他们,只能先应下。
他们在老家,确实是出了力,但大哥他们寄回来的东西都有他们的份。
沈佳和季老三的原则就是,别人对他们好,那他们也对别人好。
一家人不用计较谁付出的多,谁付出的少。
因为值得!
反之,他们也不上赶着。